陈辉
破解高校无趣课堂之氛围篇 精选
2025-5-17 13:01
阅读:2716

  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无趣,似乎是当代大学生对于高校课堂的普遍评价。高校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得不考虑如何破解其无趣之现状。在前两篇里,我从课件PPT和上课写板书的角度浅谈了怎样破解高校无趣课堂。上课,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事情。如何让老师用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如何让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响应?说到底,是如何使老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课堂氛围里。这里,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偶有心得,我浅浅谈一谈如何破解高校无趣课堂。本文是第三篇,从课堂氛围的角度来谈一谈。

为什么是氛围

  本来比较腼腆的小伙子,在熟悉的朋友聚会上也会滔滔不绝;本来比较害羞的姑娘,在合唱的队伍里也会倾情演唱;本来非常调皮的小朋友,在刚进幼儿园时也会显得小心拘谨。为什么?因为,熟悉的朋友为小伙子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轻松氛围,合唱的伙伴们为姑娘提供了放声歌唱的融洽氛围,而陌生的幼儿园没有让小朋友感觉到在家的舒适氛围。可见,氛围能够让一个人是否愿意投入到活动当中来。上课也一样。坐在同一间教室,不代表这间教室天然具备适合每一位同学的上课氛围。在高校,对于某个专业的学生而言,某位专任教师往往一周只有一次课,其实,很难能够有效建立起适合这门课的课堂氛围。对于没有合适氛围的课堂,同学们坐在教室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感觉课堂无趣了。所以,高校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建立合适的课堂氛围。

叫出学生的名字

  “这位同学,请问你怎么想这个问题”;“春花,请问你怎么想这个问题”,上课期间,这两种提问学生的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种泛泛提问某位同学,很难激发这位同学的讨论意愿;第二种精确提问春花同学,不仅让春花同学有参与讨论的热情,同时,点到本班同学的名字还会引起周围同班同学的注意,从而为老师继续提问提供了氛围。照着点名册叫出学生的名字比叫“这位同学”效果好一些,但还是不够。因此,对于上课的班级,我一般在开课初期会刻意去记忆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如此,我能随时清楚每一位学生的上课状态,也方便在课堂上给予每一位学生“特别照顾”。能立即叫出学生的名字,意味着同上一节课的老师和学生是相互认识的人,这样更容易拉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高校教师其实离自己没那么远,高校课堂其实还是有点熟悉,这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有趣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氛围。

教师的鲜活形象

  同样是站在讲台上课,有些老师以一种几乎不变的姿态和语调讲课,中间和同学们没有交流,有些老师姿态和语调变化丰富,中间还不时和同学们进行互动。试问,学生们会更喜欢听哪一位老师的课?答案不言自明。上课时,教师的形象对于课堂氛围影响明显。好比,有人手舞足蹈跟你说一件事情,你一般会被他感染从而认真听他说,要是有人不痛不痒跟你说一件事情,你可能只会礼貌性地听一听。教师上课,首先,自己要展现出鲜活的一面,然后,才能营造出生动的氛围,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听课热情。教师的鲜活,可以表现在你站上讲台时的兴奋,可以表现在你见到学生时的高兴,也可以表现在你讲授知识时的激情,还可以表现在你提到科学发现时的羡慕。这份鲜活的形象会随着教师的语言、姿态和表情的变化不断传递给学生,从而让课堂多一点生动有趣的氛围。

做个游戏也不错

  有一天下午第1节上课,南方九月的下午,好多同学似乎还未从午睡中清醒过来,课堂显得有点沉闷。当时,我们上生物化学课讲蛋白质高级结构与酶活性中心这部分内容,教室在一楼,窗外就是一个宽阔的空地。看到同学们听课表情有些懵懵的,我便停下讲课,邀请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空地,让每一位同学扮演成一个氨基酸,所有同学手拉手组成蛋白质,通过点到名字的同学向中间移动,带动其他同学移动,从而在游戏中给同学们讲解蛋白质如何折叠形成酶活性中心。游戏过后,先前打瞌睡的同学都彻底清醒过来了,课堂氛围重新活跃起来了。后来讲DNA复制时,我也设计了需要同学们动起来的课堂小游戏,同样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些尝试让我意识到,除了坐在教室里听讲,站起来做个游戏,或者,走出教室做个游戏,既能为课堂教学增添不少有趣氛围,又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复杂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可行的上课形式。

结语

  听一场讲座和听一次课为什么感觉不一样?从听众心理来看,听讲座是你抱着兴趣主动去听,而听课是你为了毕业不得不去听;从过程来看,讲座只有一次,听讲座好比参加100m短跑,上课有很多次,听课好比参加马拉松长跑。可见,正如马拉松沿途需要氛围组鼓励跑者坚持就是胜利,上课也需要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坚持听课。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学会,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何陪伴学生走过一段痛苦的学习路程,让他们在痛苦之余不会感觉太无趣;如何鼓励学生学懂弄通一门专业知识,让他们体会到学会那一刻的快乐。这正是高校教师需要做好的事情,其中,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值得推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6569-148604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