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灼见真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hqtt 跨界真中医的教研医之路

博文

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慢性支气管炎(35)

已有 356 次阅读 2025-9-29 22:43 |个人分类:医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王某,男性,68岁,退休教师。初诊日期:2023年10月12日。主诉:反复咳嗽、咳痰8年余,加重伴气短1周。病史: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每于秋冬季节或天气转凉时发作。1周前因受凉后咳嗽加重,痰多粘稠,色微黄,伴气短胸闷,在外院予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治疗后,痰量稍减,但咳嗽迁延不止,特来求诊赵教授。

刻下症:咳嗽声低,痰白粘量多,偶带黄稠痰,咳吐不利,胸闷脘痞,身热不扬,午后明显,体倦乏力,口干不欲多饮,纳呆,小便微黄,大便粘滞。舌质稍红,苔薄黄微腻,脉濡细略数。

赵教授认为,患者久咳,肺脾两伤。此次感邪,外邪入里,肺气失宣,津液不布,聚而生痰;痰热郁肺,故见痰粘、苔薄黄;久病及脾,脾失健运,湿浊内蕴,故见脘痞、纳呆、便溏;病久气阴两伤,故见乏力、口干、脉濡细。总属本虚标实,痰热未尽,气阴已伤之候。治当清泄余邪,益气养阴,宣畅气机。方用五叶芦根汤加减,处方:藿香叶10g, 佩兰叶10g, 薄荷6g (后下), 鲜荷叶10g, 冬桑叶10g, 芦根20g, 薏苡仁30g, 桃仁10g, 冬瓜仁15g, 太子参15g, 麦冬12g, 茯苓15g, 杏仁10g (打碎), 甘草6g。

用法:7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嘱其饮食清淡,忌食生冷、甜腻及辛辣之物。

二诊(2023年10月19日):患者服药后,咳嗽、咳痰明显减轻,黄稠痰已除,痰转白而易咳,胸闷脘痞缓解,食欲增进,精神转佳。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濡。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原方去薄荷叶,加炒白术12g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力,继服7剂。

三诊(2023年10月26日):咳嗽已基本控制,仅晨起偶有单声咳嗽,痰少,气力增加,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余邪已去,正气渐复。予参苓白术散合生脉散加减,调理半月,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巩固疗效。

【按语】

赵汉青教授认为,此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后期多为余邪未清,肺脾两虚,气阴耗伤。单用温燥恐伤阴,纯用滋润易助湿。五叶芦根汤源自《增补评注温病条辨》的薛氏五叶芦根汤,原治湿温病后期,余邪未清。赵教授取其轻清宣透、芳化和中、清热利湿之功,灵活化裁用于本例久咳。方中藿香叶、佩兰叶芳香化浊,醒脾和中;薄荷叶、冬桑叶、鲜荷叶轻清宣透,清解余热;芦根清热生津;薏苡仁、冬瓜仁、桃仁(即千金苇茎汤之意)化痰排脓,逐瘀散结。加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杏仁宣肺止咳;茯苓健脾渗湿。全方宣透不伤正,清化不损阴,扶正不留邪,正合病机。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赵汉青教授出诊信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4102.html

上一篇: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复发性小细胞肺癌(34)
收藏 IP: 61.159.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30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