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性,45岁,中学语文教师,2024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声音嘶哑反复发作2周。患者开学2周以来因教学任务繁重,长期用嗓过度,逐渐出现声音嘶哑,时好时坏。近几日因连续上课后症状加重,声音低沉嘶哑,严重时完全失音。曾就诊于耳鼻喉科,喉镜检查示:声带轻度充血、水肿,闭合不全。诊断为“慢性喉炎“、“声带疲劳“,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语音低沉嘶哑,说话费力,喉部干痒微痛,干咳少痰,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偏干。舌质偏红,苔少微干,脉细数。
赵汉青教授认为,教师职业长期用嗓过度,耗伤肺气,灼伤肺阴;加之授课繁忙,饮食不节,损伤胃阴。喉为肺之门户,咽属胃系,肺胃阴虚,津液不能上濡喉窍,喉窍失养,声户开合不利,故见声音嘶哑;肺阴不足,宣降失常,故见干咳少痰;胃阴亏虚,纳运失常,故见食欲不振;津亏失润,故见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治宜滋阴润燥,利喉开音,处方: 木蝴蝶10g、凤凰衣10g、北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桔梗9g、生甘草6g、天花粉6g、芦根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少量频服。7剂。
二诊(3月17日):患者声音嘶哑明显减轻,喉部干痒不适感基本消失,食欲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药已对症,嘱注意用嗓卫生,可按需间断服用上方代茶饮
【按语】
声音嘶哑属中医“喉喑“范畴,《景岳全书》云:“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因内夺而喑也“。教师声音嘶哑多属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因长期用嗓过度,耗气伤阴,喉窍失养所致。
赵教授认为,治疗声音嘶哑当分虚实:实者多因外邪侵袭、肺气壅塞,治宜宣散清泄;虚者多因肺脾肾亏、喉窍失养,治宜滋补调理。本案患者病程较长,呈慢性经过,伴干咳少痰、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符合肺胃阴虚、喉窍失养之证。
木蝴蝶与凤凰衣是赵教授治疗声音嘶哑的常用药对,源于京剧名家梅兰芳的故事传奇,若火象明显,可加用锦灯笼。西医学认为,教师声音嘶哑多因用嗓过度导致声带充血、水肿,甚至形成声带小结或息肉。中医从整体调节入手,并通过专病专药滋阴润燥、利喉开音,改善声带血液循环,减轻充血水肿,从而恢复声带正常功能。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汉青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121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