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
非线性直线方程的哲学意义
2024-5-23 18:20
阅读:3966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自然科学与其对应的名词是“确定性和随机性”。

哲学家们围绕“必然性与偶然性”这对基本范畴之间的关系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经历了数次范式转换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来解释“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这一哲学基本原理的。

例如,在一个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物理学系统中,虽然每个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随机运动,但是大量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温度、压力和浓度等)是确定的(图1)。

偶然与必然.gif

图1 偶然性与必然性

显然,哲学教科书违反同一律,用“混淆概念”的方式解释“必然性与偶然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纯属诡辩。偶然性是指微观粒子的“个体行为”,必然性是指微观粒子的“集体行为”,而“个体”和“集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或概念。

“个体和集体”在哲学中的对应名词是“部分和整体”,它们也是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部分不是整体,整体也不是部分,两者不能混淆或颠倒。

用“整体”的“必然性”和“部分”的“偶然性”来解释对立统一规律,会导致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也违反同一律,将“集体行为”等同于“个体行为”,产生“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随机过程》将《物理学》描述大量布朗粒子在扩散过程中的浓度分布规律当作一个布朗粒子的位移变化规律,建立了描述单个布朗粒子随机运动现象及规律的布朗运动理论,从而导致《随机过程》布朗运动理论不仅与客观事实不符,在逻辑上不能自洽,而且与其它学科理论对立冲突。

爱因斯坦早在1905年就指出:布朗运动是宏观扩散现象的微观表现形式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个体”符合“必然性与偶然性对立统一”规律的物理现象。

一个布朗粒子在微观尺度下(显微镜观察)表现为随机性的布朗运动,在宏观尺度下(裸眼观察)表现为确定性的匀速直线运动(图2),非线性直线方程可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统一到同一个函数表达式(数学模型)中。

   

非线性直线方程1.png

2 布朗粒子位移曲线 

《物理学》悬浮粒子的扩散现象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这一哲学基本原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事实,非线性直线方程则为这一全新的统一形式提供了数学证明:必然性和偶然性只是同一事物(个体)在不同观察尺度下的观察结果或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的哲学基本原理。

   

    

参考

[1] 你见过非线性的直线方程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8723-1434931.html  

[2] 非线性直线方程的物理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8723-1435103.html  

[3] 确定与随机:物理学的第六次综合与统一(后印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8723-1357209.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8723-143535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