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Bi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TMBio

博文

屡攀高峰,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精选(11月)

已有 2965 次阅读 2019-12-20 14:2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编者按:我们将定期推送与蛋白质组学、翻译后修饰等相关文章的盘点与概览。内容涵盖精准医学、表观遗传学与组蛋白修饰、外泌体、植物蛋白质组学等方面。欢迎关注!

蛋白质组学广泛运用在外泌体相关研究中,之前几期我们回顾了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介导癌症化疗药物耐受等领域的应用,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外泌体蛋白组学的精选研究!

今天介绍的三篇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精选文章,第一篇来自外泌体与肿瘤领域大牛David Lyden的又一力作,报道了肿瘤外泌体对脑转移的影响,靶向外泌体蛋白CEMIP或将成为脑转移防治的新途径。 第二篇文章发现,细胞外囊泡可以将突变的β-catenin转移至受体细胞,激活受体细胞WN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促进癌症进展。第三篇文章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吴斌教授、葛微教授,鉴定血清来源外泌体蛋白SPARC和LRG1可作为结肠癌的生物标志物。从事相关研究的老师可以参考一下。

NCB:肿瘤外泌体蛋白促进癌细胞脑转移

Tumour exosomal CEMIP protein promotes cancer cell colonization in brain metastasis

内容简介:

驱动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转移如何进入特定的器官,尤其是大脑,目前尚不清楚。事实上,脑部微环境不利于肿瘤的散播,转移效率较低。具有重塑大脑生态支持生存和生长能力的肿瘤细胞才能够成功转移定植。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是细胞间通讯的关键因素,能够重塑远处的微环境,在肿瘤脑转移研究中备受关注。

2019年11月4日,外泌体与肿瘤领域大牛David Lyden等科学家,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发文,报道了肿瘤外泌体对脑转移定植的影响,证明脑转移肿瘤的外泌体预处理脑部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企业微信截图_20191220142454.png

值得一提的是,细胞外囊泡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报道很多,而这一领域内最初的报道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的David Lyden。这篇发表在NCB上的文章是David Lyden又一力作。研究人员运用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外泌体蛋白CEMIP能够作用于脑血管和小胶质细胞,重塑脑部微环境,促进癌细胞的脑转移,并在病人样本中验证了CEMIP的高表达和病人脑转移期端、生存较差有关,提示了靶向外泌体CEMIP或将成为脑转移防治的新途径。

外泌体蛋白CEMIP引起脑血管的血管重塑和炎症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19-0404-4

突变体β-catenin通过细胞外囊泡激活受体细胞中的Wn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taining oncogenic mutant β-catenin activate Wnt signalling pathway in the recipientcells

内容简介:

WNT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β-catenin的突变具有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但我们对其中的作用机制知之尚少。11月15日,外泌体领域专业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11)发文,研究运用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综合分析揭示,突变型β-catenin可以通过细胞外囊泡从供体细胞传递到受体细胞,并且可以激活受体细胞WNT信号通路的激活。

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细胞分泌的EV中存在β-catenin突变,从LIM1215 结直肠癌细胞释放的EVs可以刺激野生型β-catenin受体细胞中的Wnt信号通路。基于SILAC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证实了突变型β-catenin转移到受体细胞核中。体内追踪植入RKO CRC细胞的小鼠中DiR标记的外泌体揭示了其生物分布,证实了肿瘤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促进了肿瘤进展。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细胞外囊泡可以将突变的β-catenin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促进癌症进展。

EVs激活受体RKO细胞Wnt信号通路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80/20013078.2019.1690217

北京协和医学院鉴定血清来源外泌体蛋白SPARC和LRG1可作为结肠癌的生物标志物

Serum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tain SPARC and LRG1 as biomarkers of colon cancer anddiffer by tumour primary location

内容简介:

左右结肠癌(LCC和RCC)之间的区别已成为关注焦点。RCC与总体生存率较低和无进展生存期相关。外泌体在近些年成为了生物标记物筛选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外泌体蛋白质更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检测靶标而备受关注。11月18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吴斌教授、葛微教授合作团队于EBioMedicine(IF=6.680)发文,运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对LCC和RCC之间的细胞外囊泡(EV)多样性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研究人员从患有LCC、RCC和健康志愿者的患者中分离出EV,并用血清来源的EV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随后对血清来源的EV和经EV处理的细胞系进行了TMT标记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研究发现RCC患者与LCC患者的血清EV蛋白质组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RCC的血清源EV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尤其是SPARC和LRG1)来促进转移,这些蛋白可作为结肠癌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血清来源外泌体中鉴定结肠癌生物标志物技术流程图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biom.2019.11.00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4471-1210819.html

上一篇:“小细胞,大学问”,Cell Reports:首次报道胸腺上皮细胞的整合组学研究
下一篇:PBJ | 山东农业大学郭兴启组报道新的MAPK支架蛋白,及其提高棉花抗病性机制
收藏 IP: 101.71.2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