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拿起手机或平板,本来只是为了查看一下钉钉上老师的消息,结果却开始了打游戏、刷视频?本来只想最后刷一个视频或者玩一局游戏,结果直至被打断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也许我们总能发现这样的同学:他在许多方面表现得特别优秀,几乎成了同学们心中的偶像。然而,课堂上的他,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听讲不专心,违反课堂纪律,有时还口吐“芬芳”。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面性呢?
这就要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说起。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代表着我们最原始、最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是非理性的。本我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快乐,不考虑现实社会的约束和道德规范。它就像是内心深处那个永远想要吃零食的小孩,不考虑是否健康。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无法察觉到它。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受现实原则支配,通过考虑情境现实性,控制本我盲目的冲动,并尝试着满足本我的需要。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受完美原则支配,是由道德、理想、良心组成,是人所向往的终极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就超我而言,信念是最强的力量。
弗洛伊德曾说过: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本我),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自我负责平衡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要求。自我是有意识的、理性的,它运用我们的思考、判断、记忆等能力来适应环境,满足我们的需求。
简单来说,本我就像一个被溺爱的小孩,常常会说:“我就要这么做!”自我就像一个仲裁者,判断后才做决定:“我能够这么做”。超我通过自我来压抑本我的欲望,就像一个完美主义者,时常要求自己:“我应该这么做!”。
只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平衡状态,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例如,一名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本我可能希望放松和玩耍,而超我则通过自我压抑本我的想要放松和玩耍的欲望,要求他认真学习。
你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是和谐共处,还是剑拔弩张?
如果你无法做到自律,说明你的“自我”驾驭不了你的“本我”那匹野马。
了解了自我、本我与超我,我们就像是拿到了开启个人加速成长的钥匙。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你得通过“理智的自我”,战胜“任性的本我”,压抑诸如“打游戏、刷视频”等欲望,让“追求完美的超我”得以发挥作用,自律自强,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PS:
尊敬的各位老师:
孩子是校园广播站《心灵驿站》栏目播音员,本篇拙文是为孩子准备的播音稿。为了让孩子播音内容更“接地气”,特意结合孩子及其同学们的具体情况,用心准备了此篇。我虽然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但学识有限,认识难免片面。尤其是看到Xtn老师的高见,让我眼前一亮,相信他的观点会让孩子们倍加受益!
播音稿需要每周准备一篇,我才疏学浅,敬请各位来访老师多多指导和赐教啊!俺这厢先有礼了!
-
[1]xtn
-
(思考片刻)至于我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它们是相互协作的。在我的科学探索中,本我推动我去追寻未知,自我帮助我理性地分析问题,而超我则引导我追求知识和真理。这三者共同作用,使我能够在科学领域不断前进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石晓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1397-145593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