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AMM综述】肌少症性肥胖:线粒体移植干预衰老相关代谢衰退的研究前景

已有 1237 次阅读 2025-7-9 16:48 |个人分类:AMM|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宏喜课题组许玉团队于国际期刊Acta Materia Medica上发表了题为“Sarcopenic obesity: prospects of mitochondrial transplantation to combat metabolic deterioration in aging”的综述文章。该综述全面概述了当前研究肌少症性肥胖中引起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AT)的系列变化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线粒体在这个病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肥胖作为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其特征性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质量减少与脂肪组织异常堆积的双重病理状态。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该疾病已成为老年健康领域的重要挑战。近年研究表明,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AT)的功能紊乱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通过独特的"炎症衰老"(inflammaging)和"代谢性炎症"(metaflammation)机制,构成了连接衰老与代谢异常的关键桥梁。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衰老相关的AT改变。首先,衰老会导致内脏脂肪(VAT)的异常积聚,其比例显著高于皮下脂肪(SAT)。其次,衰老过程中白色脂肪(WAT)的过度扩张导致炎症产生,并伴随着棕色脂肪(BAT)和褐色脂肪的功能减退。再者,在细胞层面,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的积聚通过调节p38 MAPK的来影响p53/p21这一衰老经典代谢通路,而这也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导致免疫微环境失调。以上这些变化共同导致脂毒性增强、胰岛素抵抗加重等典型病理表现。

此外,文章特别强调了线粒体功能障碍是AT衰老的核心环节,其表现为线粒体结构和动力学改变、ROS爆发性产生以及SASP分泌亢进的三联征,而且衰老导致的线粒体自身自噬机制的减退会进一步加剧AT的代谢功能衰退。因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线粒体移植(MT)治疗该疾病。尽管该项技术目前在肌少症性肥胖领域尚属概念阶段,但其在退行性关节病等年龄相关疾病中的初步应用已显示出代谢重编程的潜力。作者详细描述了通过外泌体载体实现靶向递送的MT技术,可从修复AT线粒体功能缺陷、增强脂肪组织产热活性、重塑代谢炎症微环境这三个层面发挥治疗作用。这种"细胞器替代疗法"为突破现有治疗瓶颈提供了新思路。尽管MT技术在靶向代谢性疾病方面颇有优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缺乏长期安全性评估以及临床验证不足等关键问题。

图1:线粒体移植(MT)治疗肌少症性肥胖的示意图

总的来说,本综述旨在通过全面总结AT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生理作用以及在肥胖的病理作用的现有研究,为开发相关的治疗产品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本文:

Islam MA, Gu WY, Song YJ et al. Sarcopenic obesity: prospects of mitochondrial transplantation to combat metabolic deterioration in aging. Acta Materia Medica. 2025. Vol. 4(3):321-339. DOI: 10.15212/AMM-2024-0091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4-009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93030.html

上一篇:学者和期刊编辑,都有必要关注文章的Altmetrics指数
下一篇:【AMM综述】胰岛素经皮递送的制剂策略研究进展:聚焦微针系统的应用与挑战
收藏 IP: 114.219.2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