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一种严重且危险的表现,由动脉或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栓形成所致,它迅速引发心肌缺血和缺氧,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近年来,心肌梗死相关的发病机制探究和治疗靶点探索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泛凋亡是由细胞焦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性凋亡以相互关联的方式介导新型综合凋亡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关注泛凋亡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和具体机制或为其提供新的潜在干预策略。
CVIA最近发表一篇研究快报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of PANoptosi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ummary-Data-Base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tegrating eQTL, mQTL, and Multi-GWAS Data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蒋迎九教授、冷佳桀硕士、和周坤硕士从泛凋亡的心肌梗死致病基因研究出发,整合表达定量性状位点、甲基化定量性状位点、心肌梗死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和转录组公共数据库,探究了心肌梗死的泛凋亡致病基因和潜在治疗靶点,为心肌梗死探索了新的发病机制和提供了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基于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是通过整合表达定量性状位点和甲基化定量性状位点来识别潜在因果靶点的新方法。本研究首先利用三个心肌梗死转录组数据集对 608 个 泛凋亡基因进行了荟萃分析。在 阈值小于0.05的基础上,获得了 98 个 泛凋亡 差异表达基因。接着,整合了表达定量性状位点和甲基化定量性状位点以及两个 心肌梗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集,并进行了三步基于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最后发现 BCL2L1基因和UBC基因表达定量性状位点、甲基化定量性状位点、心肌梗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位点在同一个染色体位点上共定位。此外,本研究还从 Open Targets 平台中筛选出与心肌梗死相关的药物和靶点,并利用 STRING 数据库评估了与 BCL2L1 和 UBC 相关联的当前心肌梗死药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发现与阿司匹林/ PTGS2 相关联的BCL2L1 位点有可能成为在未来成为潜在的心肌梗死泛凋亡药物治疗靶点。
综上,该研究探究并验证了心肌梗死泛凋亡基因甲基化致病位点并提出了BCL2L1可能是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未来更需要深入的基础研究探索心肌梗死中泛凋亡基因的靶向细胞和作用机制。
作者团队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心外科蒋迎九教授
蒋迎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以色列大伯来大学Hadassah医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胸心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肺结节、肺癌、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外科治疗。主持省部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4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副主编《临床思维——心血管典型疑难危重病例荟萃》、参编《实用休克诊疗手册》、《实用呼吸急诊手册》。获重庆市教学科研奖3项,获重庆市卫健委“重庆好医生”荣誉称号,获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西藏昌都市“民族团结与进步先进个人”。
主要学术任职: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重庆市卫健委等级医院评审专家、重庆市政府肺癌防治专家组副组长、重庆市政府食管癌防治专家组副组长。
冷佳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研究生
周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研究生
引用本文:Zhou K, Jiang YJ, Leng JJ.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of PANoptosi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ummary-Data-Base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tegrating eQTL, mQTL, and Multi-GWAS Data. Cardiovasc Innov Appl 2025. Vol. 10(1). DOI: 10.15212/CVIA.2024.0072
原文链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可直达)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CVIA.2024.007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