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期刊劫持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不仅影响研究人员的学术声誉,也损害了合法出版物的信誉。本文分析了劫持手段的多样性与严重性,并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
关键点
期刊劫持通过伪造合法出版物,诱使研究人员支付未经同行评审的版面费。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出版商应加强网站安全,定期检查期刊在各大平台上的准确性。而研究人员则可利用Think Check Submit和Retraction Watch的期刊劫持检查器等工具,确保期刊的真实性。近期《自然指数》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图源:The Publication Plan
问题的规模
经济学家Anna Abalkina在过去四年中追踪了超过250起期刊劫持案件,劫持者常用的手段包括:
·通过过期的域名建立虚假的期刊网站
·伪造与合法期刊极为相似的URL
·创建网站盗用没有在线存在的期刊身份
学术出版的受害者
Ryan指出,期刊劫持对研究人员和出版商造成了巨大影响。受害的研究人员不仅面临学术声誉和职业生涯的风险,出版商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纠正错误记录。例如,2023年,《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view (IDPR)》期刊遭遇劫持,尽管出版商尽力从Google搜索中移除假网站,假网站依然在搜索结果中长期存在。另一例中,《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被黑客劫持,修改了其Scopus上的URL,致使数百篇假文章在该期刊名下发布。许多受害出版商普遍感到,技术公司和在线平台反应迟缓,令人沮丧。
我们能做什么?
Ryan概述了专家们对于是否能有效预防期刊劫持的不同看法。IDPR的共同编辑Dan Hammett博士对完全避免期刊劫持持悲观态度,但他和其他专家认为,实施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出版商应加强网站安全,注册备用域名,以防止劫持者利用它们,同时定期检查期刊在搜索引擎和学术平台(如Scopus)上的列表。研究人员则应使用如Think Check Submit和撤回观察的期刊劫持检查器等工具,确认期刊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https://thepublicationplan.com/2024/10/17/the-persistence-of-journal-hijacking-and-how-to-fight-back/
翻译整理:Iris
校对:HB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国际科学编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7272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