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使用Bluesky的十个建议

已有 851 次阅读 2025-2-12 17:0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编者注:

随着个人和机构账号纷纷放弃Twitter/X,转向新的社交媒体平台,Bluesky迎来了关注的高峰。Ned Potter根据平台上同事们的经验,为学者们提供了开始使用Bluesky的十个建议。

近期许多学者选择离开Twitter/X,转而在Bluesky上分享观点。Bluesky在外观和使用体验上与Twitter相似。该平台最近用户数翻倍,且每天新增大约一百万用户

本文引用了作者所在机构(约克大学)几位学者的建议,其中理查德·卡特博士的建议尤为合适:“不要害怕重新开始。如果您在Twitter-X上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转向Bluesky这个较小的社交平台可能让您感到沮丧。但实际上,在一个新环境中重建,正是一个让我们与那些我们一直希望接触的专业人士重新建立联系的机会。”

接下来是为准备重新起步的学者们提供的十个实用建议。

1. 先完善个人资料再开始关注

在Bluesky上,填写个人简介并设置头像很重要。正如Jeremy Moulton博士所说:“先写好简介,然后发布一条介绍自己和兴趣的‘我来了’帖子。”没有头像和简介的账号往往被认为是机器人,可能导致互动较少或被封锁。

2. 享受没有算法的体验

Bluesky的“关注”页面没有算法,只显示您关注的人的帖子,按时间倒序排列。虽然刚开始需要主动寻找内容和互动,但这也能提供更直接和真实的社交体验。Lucy Grigoryan博士建议:“比起Twitter,关注更多的人会大大改善体验。”

图片

3. 利用Bluesky入门包

Bluesky的“入门包”是精心挑选的用户组,您可以一键关注所有相关人员。Richard Carter博士建议:“从一开始就精心策划关注的人,利用入门包快速接触感兴趣的领域。”

4. 使用自定义信息流

Bluesky提供自定义信息流,按主题聚合相关帖子,便于关注特定领域的讨论。Colin Beale教授提到:“关注并加入相关信息流,标注帖子,能有效提升互动。”

5. 主动参与互动

Bluesky适合互动而非单纯发布内容。Terry Hathaway博士的建议是:“与其发广告般的帖子,不如加入讨论。”Sophie Coulombeau博士提倡结合个人与专业内容:“分享兴趣、爱好和支持他人,提升互动质量。”

6. 分享研究成果而非单纯链接

与其发布文章链接,不如通过简短的线程分享研究亮点。Colin Beale说:“用简短的帖子介绍研究成果,比单纯发布‘新论文’更能引起互动。”

7. 互动更多,关注者少

虽然Bluesky上的关注者较少,但互动质量更高。Andrew Dressler的比较研究发现,Bluesky的互动是Twitter的10倍。

8. 利用Bluesky的管理工具

Bluesky提供强大的封锁和静音功能,可以有效管理不想看到的内容。Sabine Clarke博士表示:“我会提前封锁那些兴趣不相关的人。”Richard Carter则推荐使用静音功能来定制自己的信息流。

9. 考虑可访问性

在设置中启用“发布前要求替代文本”选项,确保每次发布都符合可访问性标准。您也可以为视频添加替代文本和字幕。

10. 耐心等待,逐步适应

Bluesky仍在发展阶段,但它为学术社区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和有意义的平台。利用这一机会,分享研究成果,交流想法,建立联系。

参考文献:

https://blogs.lse.ac.uk/impactofsocialsciences/2024/11/18/how-to-get-started-with-academic-bluesky/

翻译整理:Clover

校对:HB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72724.html

上一篇:巴黎宣言引领伪科学整治行动
下一篇:学术期刊网站不断被恶意劫持
收藏 IP: 114.219.2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