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宏达
读施一公《自我突围》有感 精选
2023-8-20 00:54
阅读:26584

之前在科学网看过施一公老师的博文,被其理想主义震撼。最近刷抖音刷到俞敏洪老师为施老师的新书《自我突围》“打call”,迫不及待买了一本!欣然接受其思想的震撼!拿到书我先是囫囵吞枣快速看了一遍,再利用唐山参会旅途时间,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回桂林写这篇笔记的时候,时不时再翻一翻,想起北理陶然老师的话“常讲常新”,好书就是常读常新。我结合我的研究兴趣,围绕“科研训练环境与学术志趣,谈一谈读后感。

一、学术理想源于何方?

   学术理想的产生需要个体价值观作为基础。我想引用施老师的话作陈述,“一个人生活的时代塑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承载了一个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正文,P1,即引自该书第1页,下同)。也就是说,个体的学术理想肯定来源于他的生活,生活给他的印记,过往生活塑造的价值观,这些是基础。个体与周边环境互动时,某一个偶然时刻擦出的火花,在之后磕磕碰碰中就产生了学术理想,并且以目标、信念信仰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坚持,与未来的生活继续碰撞,愈挫愈坚,成为终生追求的理想。读《自我突围》,可见学术理想来源于家庭熏陶、社会滋养、家国文化和重要事件。

   源于家庭的熏陶:爷爷年轻时受革命思想熏陶,就读浙江大学农学院,奶奶是革命先烈;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P8);父亲在哈工大读本科,取意一心为公,为之取名一公;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特别能干,甚至无所不能(P9)。我不缺吃,不缺穿,我缺些啥呢?我觉得我缺乏像我父亲一样的胸怀和抱负。爷爷是我的坚强后盾,“你早该回来建设国家了”(P20)。爷爷一生坎坷,但意志坚定、乐观豁达、百折不挠,毕生致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P22)。

   源于社会的滋养:有来自于学校的,如初三的一次早读课,我和同桌交头接耳,挨了班主任老师狠狠一巴掌,受到当众呵斥,羞愧难当的我从此开始认真听讲(自序,P3);高三毕业时,同班党剑同学给我留言,“希望我能成为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少年时的同窗”,这句话足足让我激动了三天!......来自同窗的信任和期许给了我极大的动力和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深入我的骨髓。我的理想似乎变得有迹可循(自序,P3)。小学老师对我说的话,“施一公,以后你可得为咱驻马店人争光啊!”有来自社会的,村里的人朴实淳厚,对我们一家很照顾,我也从没听母亲说过有任何被排斥的经历(P5),我怀念农村生活,怀念小伙伴。为河南人打抱不平。中餐馆打工,来自异国他乡华人的帮助。听了他的故事,我很受感动,也更加感慨人间疾苦与艰辛(P75)。打工过程,收获了对社会,对生命的一种难得体验。每次离开祖国的时候,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P82)。

   源于家国文化熏陶:中国最传统的耕读文化、熟人文化,注重家庭和邻里关爱和睦的文化,对家的爱,对乡村的爱,产生对一个地方的爱与认同。有根,有归属。看不惯别人说河南人“坏”,看到中国科学、科技的落后,并不会因为她贫穷落后而嫌弃她,“子不嫌母丑”,执意回国。

   源于特殊的重要事件:父亲因一场车祸意外离世,我从小到大的精神支柱陡然崩塌,对我的打击可想而知(自序,P4)。我无法承受突然失去父亲的痛苦,我的世界颠覆了,我的价值观崩塌了(P12)。这件事让我非常痛苦。后来想通了。子承父志,父亲活着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邻里乡亲和周边许许多多没有那么幸运的人。我发誓要照顾好我的母亲,回报爱护我的老师和父老乡亲,用自己的力量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这种心情跟随我在国外漂泊了18个春秋。


二、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不会冲突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历来是东西方文化争辩之地。东方文化讲究先集体后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而西方讲究先个人后社会。两者实在可以取长补短。 

  大学学什么?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最重要的是,学做人(P147)。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

  如果会有困惑,可能你正处在“困惑期”。徐彦辉博士很纠结,“现在社会价值观如此之混乱,大家各自奋斗,很少关注社会底层,作为一名博士生,空有报国之志,真想做点什么,但我能做什么呢?”施一公老师的解答是,做好自己当下的主业,把学业做精,假以时日,你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你一定会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P148)

  有些学生,有时候会陷入狭隘,在一些消极舆论的影响下,天天想着找工作,为找工作发愁,天天想着只为个人奋斗。为个人奋斗,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有人一辈子,连个人经济独立都完不成。但是,对于读大学的人,特别是顶流高校的大学生,综合能力都处在中上的人,如果只为了个人奋斗,那么,他把自己限制到这么小的一个圈子的时候,路只会越走越窄。

  我衷心希望大学生在追求“小我”的同时,心中有一个“大我”(P149),这就是我们的家国一体,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学术志趣怎么产生?

  家庭的熏陶注入了基因。施老师也曾经动过经商的念头,并且经营的还不错,但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选择了学术这条道路,重要的影响就是家庭熏陶产生的学术认同。

  对于学术的追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两个关键点,这个和我研究发现是一致的:第一是能在学术中,时不时尝到甜头;第二是对学术职业有强烈的追求。第一是自我效能,对自己学术能力建立的自信;第二是学术认同。我们在学术训练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很多人最后放弃走学术道路,究其根源都可以从这两个原因中找到答案。你可以先时不时尝到甜头,后面再建立学术认同,施老师是这种类型;抑或是先有学术认同,再慢慢产生学术自信;总之,学术志趣到最后,是两者兼有之。如果缺乏两者,或者缺一,学术生涯都可能不会长久。

  施老师有做学术必须的智力基础,在多次磕磕碰碰后,选择了学术道路,从“小我”到国家科技发展之“大我”,困难愈多,志趣弥坚。

四、哪些因素有利于学术及创新?

  好身体:施老师是运动健将,在学校就打破很多记录。一直坚持长跑,是马拉松资深跑者。

  追求生活的意义,自我强化、自我赋能: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会赋予它意义,能够自己给自己鼓励,自我奖励自我强化,不依赖外界评价,进而自我赋能,把自己的能力(小我)融入社会、国家发展中(大我),塑造更强大的自我。

  心理资本:自信、坚韧、乐观、希望。

  好胜心、爱冒险、爱挑战生性逞强(P45),爱冒险,三次落水,滑雪,滑冰。不走寻常路。

  多元智商:第一,先天有遗传基础,爷爷奶奶浙江大学;父亲哈工大,母亲矿大;父亲很聪明(数理能力),不仅很快熟练掌握了各种农活儿技能(操作能力),还学会了一边撑船,一边在河里撒网打鱼(运动协调能力)(P9)。干农活,撑船,打鱼,翻修房屋,理发师,裁缝,木工,父亲干农活特别认真,受乡亲们敬重。情商高:父亲幽默,豪爽,助人为乐,乐观,热情,宽厚,大气,不斤斤计较。追求自我的突破。第二,后天有刻意训练。

  做学术,智商重要吗?智商只是一个基础,有中等足矣,能上大学的人,都具备了这个必要条件。平均智商足矣让你在学术中作出一些小发现,小成就。如果是史诗级的大发现,估计需要不一样的智商。 

结语:我们虽然普通,但我们仍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份子。找回我们的学术理想,坚守我们的学术初心,让身边的人、身边的学生因为我们而获益、成长,这就是我们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相关专题:读书荐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邝宏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3728-139789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