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向阳的手指摩挲着鞋盒里那双全新的布鞋,鞋面靛蓝色的粗布被熨得平平整整,针脚细密得像用尺子量过,可不知怎么,这双标价 78 元的手工布鞋,总让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被自己嫌弃到不行的土气玩意儿。
上初中那年,牛向阳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涨红了脸。那天他穿着母亲新做的黑布鞋踏进教室,立刻就引来了此起彼伏的哄笑。“快看啊,牛向阳穿的是老奶奶的鞋!”“这鞋我奶奶都不穿,太土了!” 刺耳的话语像无数根细针扎在他的心口。他低头看着脚上的布鞋,黑布鞋面被母亲擦得锃亮,鞋底厚厚的,针脚密密麻麻,可在同学们的嘲笑中,这一切都成了他的耻辱。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满心都是对母亲的埋怨,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买双和同学一样的运动鞋呢?
回到家,牛向阳把书包重重摔在桌上,冲着正在纳鞋底的母亲喊道:“以后别给我做布鞋了,同学们都笑话我!” 母亲手中的银针顿了顿,抬起头,眼中满是错愕与失落,可最终也只是轻声说了句:“好,妈不做了。” 从那以后,母亲真的再没给他做过布鞋,而牛向阳如愿穿上了崭新的运动鞋,和同学们站在一起,终于不用再承受异样的目光。
时光飞逝,牛向阳离开了家乡,去了大城市。城市里的生活节奏很快,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的脚上也总是穿着各式各样的皮鞋、运动鞋,那些曾经被他嫌弃的布鞋,早已被他遗忘在记忆的角落。直到有一天,他在商场里看到了卖手工布鞋的专柜,那一双双布鞋,价格竟然都在 70 - 80 元左右。他站在柜台前,看着那些和记忆中相似却又不同的布鞋,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小时候,每到农闲时节,母亲就会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纳鞋底。院子里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母亲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母亲戴着顶灰扑扑的老花镜,手中的银针在鞋底穿梭,“嗒嗒嗒” 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母亲的手很巧,纳鞋底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鞋底上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脚。那时他总是好奇地蹲在母亲身边,问:“妈,这鞋底要纳多少层啊?” 母亲笑着说:“得纳个十几层,这样才结实,你走路才舒服。” 他看着母亲布满老茧的手,突然觉得有些心疼,可那时的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母亲做布鞋的辛苦与爱意。
牛向阳鬼使神差地买了一双布鞋,回到家,他穿上布鞋,走在地板上,那熟悉的触感瞬间将他拉回了过去。布鞋柔软又厚实,踩在地上,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温度。他想起母亲总是在傍晚的时候,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制鞋面。她的眼神专注,时不时地用舌头抿一下线头,好让线更容易穿过针眼。家里的灯光昏黄,母亲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在墙上轻轻晃动。为了给他做一双合脚的布鞋,母亲不知道量了多少次他的脚,拆了多少次鞋面,才做出最适合他的那双。
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多年,牛向阳翻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再也找不到一双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那些曾经被他嫌弃的布鞋,现在却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他后悔自己当初的不懂事,后悔没有珍惜母亲做的布鞋,后悔没有在母亲还在的时候,多陪陪她,多关心她。
夜深了,牛向阳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给整个屋子披上了一层银纱。他又想起小时候,每次穿上母亲做的新布鞋,母亲都会蹲下身,仔细地帮他把裤脚整理好,然后抬起头,笑着问他:“合脚不?” 那笑容,温暖又慈祥,是他这辈子都无法忘怀的画面。
现在,他愿意用任何代价,换回母亲的一针一线,换回那双充满母爱的布鞋。可时光不能倒流,母亲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牛向阳紧紧地抱着那双新买的布鞋,泪水无声地滑落。他知道,这 78 元的布鞋,永远比不上母亲做的布鞋,因为那里面,饱含着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此后的日子里,牛向阳常常会穿着那双布鞋出门,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露出不解的神情,可他不在乎。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双布鞋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双鞋,更是母亲的爱,是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每当他低头看到脚上的布鞋,就仿佛看到了母亲那温柔的笑容,感受到了母亲那温暖的怀抱。这份思念,这份爱,将永远陪伴着他,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勇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1802-148627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