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这座滨海城市,即便戴着墨镜,刺目的光线还是让我本就发炎的眼睛愈发不适。出差途中遭遇眼疾,实在令人烦躁,无奈之下,我只好走进街边一家挂着 “康泰大药房” 招牌的药店。
推开玻璃门,冷气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店内货架整齐排列,各类药品在暖黄色灯光下泛着微微光泽。柜台后,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女店员正低头整理账本,听到动静,她抬起头,嘴角上扬露出标准的职业微笑,眼神却在与我对视的瞬间快速扫过我身上的商务装,这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我的眼睛。
“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她的声音轻柔温和。我指了指发红的眼睛,简单描述了症状:“眼睛又痒又疼,还总流眼泪,应该是发炎了。” 话音刚落,她已经利落地转身,踮脚从货架顶层取下一瓶眼药水,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熟知每样药品的位置。“这款眼药水效果特别好,专门针对炎症,很多顾客用了都说见效快!” 她将眼药水递到我面前,塑料瓶上的标签清晰标注着 42 元的价格。
这个价格让我心里一紧,在出差地买药本就担心被宰,没想到她推荐的还是高价产品。我礼貌地接过,说想自己再看看其他药品。沿着货架慢慢踱步,我发现眼药水区域琳琅满目,便宜的只需几元,贵的却高达几十元,而她推荐的那款,赫然是整个区域最贵的。那些平价眼药水的说明上,同样标注着消炎的功效,成分也大同小异。
一番斟酌后,我将目光锁定在角落货架上的红霉素眼药膏,标签上明码标价 12 元。这款药膏我以前用过,价格实惠且疗效确切。当我拿着药膏走到柜台结账时,店员脸上的笑容似乎僵了一瞬,随即凑近仔细查看药膏,眉头轻蹙:“不好意思,这个标签贴错了,实际价格是 16 元。” 她的语气依旧客气,可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16元虽然只是小小的差价,但接连发生的事情却像根刺扎在心里。从一开始极力推荐高价眼药水,到现在突然更改低价药膏的价格,这一系列操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商人的狡黠。她精准地利用顾客对药品知识的盲区,以及在病痛中的急切心理,巧妙地引导消费,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付完钱走出药店,刺眼的阳光再次袭来,我轻轻抹了抹眼睛,不知是眼疾作祟,还是被这一番经历弄得满心无奈。在这个商业社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诚信才是长久之道。药店本应是救病治人的地方,店员却将其当作谋取利益的舞台,实在令人失望。
这次买药的经历,也给我敲响了警钟。作为消费者,无论何时都不能盲目轻信他人推荐,尤其是在面对不熟悉的商品和服务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做比较,多了解产品信息。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商家精心设计的 “陷阱”。而那些依靠狡黠手段获利的商人,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利益,却终将失去顾客的信任,难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3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