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季春既望,张氏裔孙家刚,谨备三牲酒醴、时果清蔬,肃立于列祖列宗神位之前,焚香稽首,涕泗陈辞:
溯吾张氏之源,肇自上古。始祖挥公,黄帝胄裔,或为玄嚣之子,或云黄帝第五子,观弧制矢,肇启姓氏,德泽绵长。昧公司掌水政,台骀受封汾州,伊源主理河川,侯公辅弼尧庭。自商汤之世,纯公为大夫;迄周室之朝,炳公佐成王,辰公为康王先锋,本公侍昭王左右。历代先祖,簪缨相继,以忠诚事君,以仁德济世,功绩彪炳于青史,风范垂范于后世。
至周宣王时,仲公以孝友闻达,膺封文昌帝君,德被寰宇,千载流芳。其孙解张,字扬,为晋成公大夫,鞍战之时,驾车御敌,郤克中箭,公以忠义激勉,挥戈猛进,终破齐师,晋室因之扬威。子孙以字为氏,自此枝繁叶茂,散居三晋,渐成望族。
秦汉以降,良公运筹帷幄,佐汉开基,封留侯而名垂千古;文瓘公清廉刚正,位列宰辅,参修律法,整顿吏治,有 “今之管、萧” 之誉,“万石张家” 之颂。及至唐季,彻公为避巢乱,自吴郡迁歙县篁墩,再徙婺源甲道,开基立业,瓜瓞绵延。“七十六延” 开枝散叶,甲道宗谱垂范后世,张氏一脉,遂成东南巨族。
洪武元年,乾坤初定。万十公之子小二、小四二祖,毅然离婺源甲路,徙庐江大城畈。披荆斩棘以拓荒,栉风沐雨而安家,八卦岭上,始立根基。五世祖印公卜居于此,宗祠巍峨,祖训昭彰,六百五十余载,九修宗谱,敦睦、和衷二祠,见证家族兴衰;十一世起,字辈相承,维系血脉绵延。
七世祖维斌公,诞于康熙五十六年仲春廿四子时,以太学生之身,饱读经史,隐德于乡。寒夜青灯,潜心问学;里邻纷争,秉公调解。以诗书传家,以礼仪立世,文风自此昌盛,德行世代流芳。
八世祖光琮公,乾隆五年冬月初三戌时降世,承国学生之资,精研典籍,胸怀天下。庠序之中,广结贤才;乡闾之间,乐善好施。其学识如渊,为后学之楷模;其仁义若山,使宗族而兴隆。
今我张氏子孙,承先祖之荫庇,散居四海而不忘根本,各展所长以报家国。或耕读传家,守先祖遗训;或立业于商海,扬家族威名;或献身于文教,育天下桃李。然无论身处何地,皆以张氏血脉为荣,以先祖德行为范。
伏惟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佑我张氏:族运昌隆,人才辈出;家风永续,孝友传家;和睦团结,万代流芳。谨以此表,聊抒衷肠,伏乞歆享!
尚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勇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1802-148458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