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沙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alock “比努力的人更可怕的是乐在其中的人”

博文

中国需要博雅教育培植创新基因

已有 3413 次阅读 2016-1-2 15: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教育

新年第一文,刊登在今日的《联合早报》上。


祝愿科学网的老师同仁们新年快乐!祝愿中国真正强大!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现已成为共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互联网+”、“环保创新”等针对当下问题的战略也相继提出,但对于如何让创新思维扎根中国并延续下去,较少探讨。

   笔者之前在本报发表过论文,指出中国“山寨文化”盛行,有历史和制度的原因,但简言之,就是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缺乏创新基因。杜威曾指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曼海姆也曾说过,只有通过人本身的改造,社会重建才成为可能。如此看来,对人进行改造的教育应被视为创新战略的重点,通过对教育系统的审视和改变在中国社会里培植出创新基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实现了巨大跨越,教育方面也成绩斐然。2012年,国家教育投入首次达到了GDP4%,达到了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目前,全国有“985”大学39所,“211”大学100多所,省市重点中小学无数;在2009年和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一个OECD筹划的针对全世界主要国家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学习水平测试的项目)中连续排名第一;今年也有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打破科学诺奖的零记录。

   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还远非教育强国。对照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他们也有各种问题,也对自身的教育体制充满批评和焦虑,但总体而言,他们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管理、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领袖,不断创造和输出价值观。在他们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背后就是人才和教育的力量,特别是博雅教育(又称“通识教育”)。

   博雅教育源自古希腊,是相对于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偏狭教育”(illiberaleducation)而言的,融人文学、社会学和科学为一体,旨在闲暇中发展理性,培养“善德”和审美情趣。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的压抑,博雅思想在文艺复兴后回归欧洲并得以发扬。其后,在工业革命大潮中,随着科技和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化复杂且谋生越来越依赖专业化,反职业教育的博雅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博雅教育思想根基深固,不但没有因工业化的冲击而消弭,反而在不断的论辩与改革实践(如《耶鲁报告》、“芝加哥计划”、“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等)过程中,被确立为教育系统的基础与核心,以引导专业实用教育的开展实行。依硅谷研究者和硅谷创业成功人士所见,硅谷的形成崛起便是得益于博雅教育。

   反观中国,自古以来也不乏全人教育的思想精华。《易经》中有“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已蓄其德”,《论语》中有“君子不器”等。然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始终受到社会体制、文化和历史的制约,平等、独立、自由的观念缺乏稳固根基,博雅教育便不可得到广泛深入发展。尽管“学而优则仕”的乡土教育观念和“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促进了阶层流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终其功能,是牺牲个体的自由人格和独立批判精神以巩固社会威权等级制度。中国建国之后,教育体系的改革深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形成了以知识和“应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尽管内容有所不同,在形式和功能上,这套教育体系与封建科举制极为相似,也不断受到诟病。实际上,中国社会精英也一直努力摸索“人才”的定义和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但多年来,着重于技能训练而非独立人格培养的内核并无实质性改变。缺乏独立人格的培养,产出的就是对谋生之外的事物缺乏广泛深厚的兴趣,对生命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无暇或惰于思考的“工具人”,按照《乌合之众》作者勒庞的分析,这样的人尚不可能守卫社会道德底线,又如何指望他们建立以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同为基础的创新型社会?

 “素质教育”已然出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设计图里,但依目前的内容与效果看,也不过是功利主义思维下对博雅教育的肤浅模仿,只得其“形”、未得其“实”。杜维明先生曾指出,没有深厚的人文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是没办法发展的。要在中国真正实现博雅教育,需深入挖掘梳理传统(包括西方和中国传统)中的精神文化资源,作为博雅教育的人文学根基。这个打根基的工作千万急功近利不得,需像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那样,耐心花费几十乃至上百年的时间去摸索、讨论、实践、积累和辨别。最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由这个人文根基来决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7440-947586.html

上一篇:中国转型需要去“山寨文化”
下一篇:淡马锡市场化思维的启示
收藏 IP: 117.114.129.*| 热度|

1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