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飞鹏
每当我在博客上贴一些照片,总会有朋友和同事善意地调侃我玩相机和镜头的事儿,似乎他们都很忙,而我却有闲心玩这些在他们眼里不着调的玩意儿,也包含一些对玩物丧志的责备。这不怪他们,因为他们的确很忙,要忙领导岗位上的责任,忙自己课题组科研项目申请和汇报,要忙参加各种互通有无的评审,更少不了要忙一些处处小心翼翼和深思熟虑的应酬,还要忙学生培养和论文发表,参加各种场面上必须的学术会议和交流。而我,除了想做的那点科研,学生的培养和一些与企业的交流,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需要深思熟虑不涉及任何利益的友情应酬,几乎没有什么要忙的。因此,相比之下,我就像个闲人,在不求上进中做一点点很单纯的科研工作。
互联网和数据库的发展使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文献查阅已经变得非常轻松和迅速,而不必像上个世纪那样从CA查起,节省了90%以上的文献查阅和复印的时间,使科研人员花在科研动态了解上的时间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也低了很多,而科研的其他过程,譬如数据分析,绘图等也由于计算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技术,变得简单和容易。因此,现在大多数科研人员仍然很忙,甚至出现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并不在科研上。
在我们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家,尤其是在政策规定某长负责制下,当某长就是权力,就是地位和荣耀!在这种封建官僚体制导向下,即便学问做得再好,没有一点行政职务好像人就矮了一截,学问似乎也就差了一大截,科研成就再大也等于零;影响更大的是在科研资源分配上也由于同样的理由,优先给予那些有官有位、有权有势的学官们。因此,大多数人是经不住这种压力和诱惑的,会想方设法谋取一点行政职务,哪怕只是一个处长,很多已经是学有所成的专家教授也趋之若鹜。这种关系到人本身的评价与科研发展的事情,要谋取一点利益绝非简单,使得很多的科研人员为此呕心沥血,甚至鞠躬尽瘁。这样的人生,不忙才是怪事。
在一个官位决定一切的社会,做一名职业的科研人员不是简单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青春萌动的大学生能在大学里看着身边的同学都谈恋爱,甚至在外面开房同居而不动心;也不知道有多少刚刚创业的年轻人会不仰慕和学习巴菲特、盖茨等大佬们的经营之道并借鉴其经验进而模仿;不知道能有多少年轻人在进学的途径中看到由于各种人才计划的实施,为改善自身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放弃潜心研究,走向上级提出的各种人才模子,创造条件把自己变成被认定的人才之路;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当他们意识到即便成了被认定的人才,没有职权还是别人手里的一颗棋子时,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把使自己成为行政职务拥有者作为超越学术追求的人生目标……所有这些并不是他们不够坚定,而是政策使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应该得到理解,俗话说的好,人活一张脸,人争一口气。
在经济发展中主要的技术完全依靠进口或者合资,的确是一件叹为观止的壮举,类似“壮举”在科技界也屡见不鲜,拥有数量达到几百万的科研队伍,却极少具有引领学术发展的科研成就,建筑行业装修队包工头的流程被引进科研,在层层转包的忙碌中,人们心不在科研而陷于人事纠纷的无谓竞争。如果说一部分科研人员不用心是因为他们懒散,不思进取,那么当很大一个群体都在拼命奔忙甚至以英年早逝作为代价却都无甚大作为时,需要认真反思的不再是这些科研人员本身,而是需要思考是什么让他们这么疯狂却一无所获。
国外的很多知名大学者的职务只是光秃秃的一个教授职称,不管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菲尔茨奖、图灵奖获得者,只要是他们比较年轻的时候获奖,基本上都只是教授这个纯粹简单的头衔。即便有人后来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往往都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甚至临近退休。一个以学术成就或者社会贡献衡量科研人员标准的社会不会在乎这个人是否拥有什么人才评定的头衔,更不会在意他是否拥有行政职务。在这样的社会中也就不会有人因为脸面或者利益的问题去你争我夺或者投机钻营争取行政职务,而作为个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职业生活,也就有可能产生别人做不出来的创造和成就。这几乎是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科研人员的状态。只有在我国,要不在乎人才认定和行政职务,虽不能说几无生存空间,至少要活得没皮没脸。
即便有人也像我一样不在乎脸面地活着,拿着自己用科研成果从市场上换来的科研经费,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认真地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情,领导们和政策也还是不依不饶的,大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劲头,因为年终考核、职称和各种争先创优还是连绵不断,因为没有拿国家的钱,没有国家的项目,就会被认定为没水平,就不能算工作,即便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连参加答辩和交流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就本人这种半理想主义者而言,在这种事情上已经心如止水,就是再大的诱逼也不会为之心动,每天能有时间思考自己的科研,享受小小的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沉醉在一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科研认识提高和技术进步上,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偶尔能够背着相机出去走走,锻炼一下身体,享受大自然中可以寻觅的各种乐趣,即便常常需要忍受一下站在各种考核场所由于没有规定的国家项目和任务的尴尬和不体面,也还是很划算的,至少,我不大可能因为各种不是为科研的忙而闹得满身的病,甚至沦落到英年早逝。
做一名纯粹一点的科研人员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幸福就在不在乎和在乎的选择中。(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646245.html
上一篇:
教育神经科学:揭开大脑学习的“黑匣子”下一篇:
2012-35读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