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1]所摘录的、中国日报网所发的题为“中南大学这一原创性成果解决了200多年世界性难题”一文中声称:“近日中南大学丁发兴教授团队创立的损伤比强度理论取得了原创性成果”。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笔者建议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者们,不妨将文献[2]与文献[3、4]的第三章内容进行一下对照和比较,然后肯定能发现:被文献[2]的作者及前述媒体称之为“原创性”成果的“损伤比强度理论”,实际上仅是将文献[2]定义的、至今也说不明其物理意义的所谓“损伤比”,引入到材料破坏过程的耗能率表达式,除此之外文献[2]则完全都是按照文献[3、4]第三章所提出的理论、方法、步骤和思路,才导出了其所谓的“损伤比強度理论”。但为了突显“损伤比強度理论”的所谓“原创性,文献[2]仅在其第19页上、用了“根据最小耗能原理”这样几个字轻轻地一笔带过。显然对于没有看过文献[3、4]的读者而言,也就只能黙认“损伤比強度理论”的“原创性”了。
另据悉:丁教授近日会有一篇题为“平面应力状态下正交异性金属损伤比屈服理论”的文章,将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上发表,听说在该文中连“根据最小耗能原理”这几个字也省略不提了。但笔者估计,在该文的参考文献中,文献[2]一定会放在最主要的位置。无需讳言,这样一来也就彻底洗白了该文与文献[3、4]之间的关系,从而也就更进一步地“证明了”“损伤比強度理论”真的是所谓“原创性”成果了。
有鉴于以上所述,笔者认为:有理由对前述中国日报网所声称的“近日中南大学丁发兴教授团队创立的损伤比強度理论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报导的真实性进行质疑。
参考文献
[1] 笔者<科学网>博客,题为“关于损伤比强度理论的题外话”的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55154&do=blog&id=1366097
[2] 丁发兴等,工程材料损伤比強度理论,科学出版社,2022年.
[3] 周筑宝,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年.
[4] 周筑宝等,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增订版),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