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寂的时光,只为酝酿更璀璨的光芒!当“优秀学子经验分享”的航船短暂停歇,我们并非搁浅,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批满载智慧与勇气的探索者归来。今天,我们很高兴迎来黄宝婷同学的分享——这不是一个句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她的硕士旅程,是知识深耕的淬火,是实习疆场的驰骋,更是职业选择的果敢一跃。这字里行间,凝结着图书馆阅览室的灯光、实习报告的严谨、面对抉择时的思辨,以及最终破茧成蝶的喜悦。这不是冰冷的经验罗列,而是一颗滚烫心灵的真诚剖白,一份献给后来者的热切路标!黄宝婷的文字,将为你揭示:
学习之道: 如何在学术深海中精准导航,将知识内化为力量?
实习之钥: 如何跨越校园与职场的鸿沟,在实战中打磨锋芒?
工作之择: 如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倾听内心,锚定方向?
我希望读者翻开这些文字,你触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无数可能性的入口。 那些曾让我们困惑的迷雾、焦虑的抉择、成功的雀跃,都在这里沉淀、萃取。让黄同学的“研途洞察”,点燃你心中的火种,照亮你即将踏上的征程!“优秀学子经验分享”系列,承载着优秀毕业生的智慧结晶,短暂休整后,正以更饱满的热情重新启航!期待每一位追光者,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无畏前行!
研途洞察:学习、实习与工作的多维经验分享
黄宝婷 2025.07.12
开篇之际,我怀着无比诚挚与感激的心情,向戴老师致以最深切的谢意。感谢戴老师给予我这般珍贵的契机,让我得以借助这一平台,深入剖析并分享自己在读研征程中,于学习、实习和工作领域的经验与深刻体悟。期望这些文字能为正在阅读此文的师弟师妹们,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与启迪。
请允许我先做个简要的自我介绍,以便大家对我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我叫黄宝婷,本科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在校期间,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综合测评表现,有幸荣获本专业方向唯一的保研资格,并顺利通过考试,踏入了广外高翻学院这座学术殿堂,开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旅。在研究生生涯中,我拜入戴光荣教授门下,在戴老师的专业学术引领下,投身于英语笔译(翻译与人工智能)专业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幸得以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国翻译》上发表学术成果,论文《大语言模型翻译的认知特征及其发展变革路径探讨》将于2025年第四期见刊。现就职于广州一家知名抗体类生物医药企业,担任QA协调工程师岗位,主要负责药企GMP体系的文件和会议翻译,协助海外FDA和EMA官方药政审计以及客户沟通等工作。
众所周知,MTI专硕的学习时间仅有两年,要在如此紧凑的学段中收获满满,我个人认为,“落实计划”与“勇敢尝试”这两个关键词至关重要。
一、学习:目标引领,策略护航
在学习方面,我由衷感激戴老师自研一开始,便引导我们在每个学期之初,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目标。制定目标绝非形式主义的任务,而应被视为自我提升的重要契机。当我们认真思考并梳理出自己期望达成的工作量,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践行时,即便最终虽不能至(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也能在心怀向往的驱动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在每个学期的计划制定中,我会紧密结合本学期的具体课程,依据课程内容属性,如专业课类别、通识课类别、自身熟悉程度、课程实用性以及老师的上课风格等,进行细致分类管理,并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时间分配方案。
除了注重课内成绩管理,我还借鉴了一位学姐的成功经验,积极提升课外专业技能,即“以考促学”。通过赛氪等大赛网站以及中国翻译赛事等公众号,我及时了解本年度各类翻译比赛和CATTI考试的日期安排,督促自己在日常课业之余,保持一定量的翻译积累和练习。这些翻译比赛也被我纳入每学期的学习计划之中。秉持着对自己“诚实”的态度,我认真对待每一个列出的比赛,按时参加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全国高校商务翻译(英语)能力挑战赛”“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等比赛中,分别斩获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的成绩,亦考到了CATTI笔译二级证书。参加翻译比赛,不仅使我的翻译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自信心得以增强,还让我在备考过程中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伙伴。这些朋友在后续的实习推荐和工作选择等方面,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有力的支持。
在论文写作方面,我有着深刻的体会:要倍加珍惜每一次潜心阅读和写作的机会。在阅读过程中,我会根据论文主题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的文件夹精心收录和整理自己的小型图书馆(使用Endnote软件便于后续写文章时的引用)。为了不浪费每一次阅读的时间,并及时回顾当时的阅读启发和思考,我会以日期和主题命名创建阅读笔记文档,边读边写,边写边读。始终保持问题意识,记录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阅读笔记只需自己能够理解即可,无需遵循严格的格式或完整的语句,因此并不会耗费过多时间。然而,它却能系统地将我的选题想法记录下来(每个月对相同主题的笔记再创建一个文件夹进行收录,可以清晰地发现自己在该话题上的认识和学习不断深入,进而逐渐narrow down选题范围,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写作话题),为后续论文写作积累充足的素材和创意。
以我自身为例,通过养成这样的笔记习惯,我逐渐发现了“大语言模型翻译”和“翻译认知”两个主题之间的关联和可探索性,这为我期末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而后,在戴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悉心修改下,融入人工智能哲学方面的知识,最终完成了《大语言模型翻译的认知特征及其发展变革路径探讨》这篇文章。
二、实习:多元体验,突破自我
在实习方面,2023年9月至2025年6月读研期间,我积极投身于三段实习工作,包括在翻译公司担任英文翻译&审校实习生、在新华社广东分社担任海媒运营实习生、在生物医药公司担任QA工程师。同时,我还参与了两段大型的翻译志愿服务活动,如“云山杯”第二届远程口译大赛和“2024年诺贝尔英雄论道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除了日常实习,我还会承接一些翻译兼职工作,负责国外客户在广州美博城、服装市场、家具市场、工厂参观等场合的陪同翻译工作。
尽管这些工作内容看似跨度较大,从翻译到媒体运营,再到药企QA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正是这一段段丰富的经验积累,为我迈向更好的平台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
在实习选择时,我建议各位同学首先要打破对自己定位的固有标签,拓宽视野,让更多的机会走进自己的生活。紧接着,要敢于尝试。作为笔译专业的学生,我们并非只能局限于笔译工作。谁说我们不能像口译专业的同学一样,走近客户,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呢?我们要学会不给自己设限,正如戴老师常说的:“先完成再完美。”我们先勇敢地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及时调整。我们是学语言的,可我们同样可以做好媒体运营;我们是学笔译的,我们同样能胜任口译的工作。“If it’s not you, then who?”我们要始终坚定地与自己站在一起,相信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客户也才能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
三、工作:规划先行,从容应对
在工作方面,我深刻体会到,清晰的时间规划是平衡学业与求职压力的关键所在。硕士最后一年,毕业论文的深度要求、秋招的集中爆发以及春招的宝贵机会,往往相互交织,容易让人感到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在此,我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一些更为具体的安排建议和心得体会。
首先,毕业论文是学业基石,宜早不宜迟。强烈建议大家在研一课程结束后的暑假(7 - 8月)就投入主要精力,完成核心章节的初稿或关键实验(若选择写翻译实验报告)。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与秋招时间冲突,更是为了给自己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修改和打磨。想象一下,当九月秋招大幕拉开,如果你的论文主体已经确定,就能更加从容地奔赴心仪的宣讲会和面试,而不必在深夜为未完成的章节而焦头烂额,并错失难得的面试安排。
其次,秋招(通常9月- 12月)是机会最为密集的“黄金窗口”。许多头部企业和优质岗位都集中在这一时期。我的实用建议是:
l 提前准备(8月是关键):在暑假尾声,精心打磨一份能够精准展现你优势的简历(建议针对不同岗位方向准备多个版本),系统梳理目标行业与公司,并通过模拟面试(掌握“宝洁八大问”的回答逻辑拆解面试问题)或刷题熟悉笔试面试流程。充分利用“牛客网”“实习僧”等平台获取信息和经验。
l 主动出击,保持节奏:从9月开始,将求职视为重要日程。每天/每周固定时间查看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准备笔面试。不要只盯着最顶尖的几家企业,合理设置投递梯度(冲刺、匹配、保底),确保一定的投递量(建议秋招主投不少于30 - 50家)。每一次面试都是宝贵的演练机会,要及时复盘优化。
l 再者,春招(次年2月 - 4月)是重要的“补录期”和“调整期”。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二次机会,尤其适合以下几类同学:秋招尚未落实的同学;考研/考公后转向求职的同学;对秋招结果不满意想再尝试的同学。
研二第一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期间(1月左右)是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短暂休整后,务必重新评估秋招得失,更新简历(补充毕业设计/论文新成果),关注目标企业春招动态(不少企业春招启动较早)。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毕业论文答辩的冲刺期,务必做好时间切割,明确每日/每周重点任务(可以善用“飞书表格”,制定属于自己的求职进度看板,具体方法可搜小红书~)。
⭐另有几点通用建议想给到大家:
信息畅通:加入可靠的校招信息群、关注目标公司招聘公众号、学校就业中心网站,避免错过重要机会。
善用资源:积极联系导师、师兄师姐、辅导员(内推效率极高!)、学院职业发展中心,获取建议和推荐。
心态调整: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遇到挫折在所难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要因一时得失而否定自己。秋招拿到offer固然可喜,但春招的优质机会同样不容错过。
Plan B思维:在专注秋招/春招的同时,也可以适当了解考公、留学等其他路径,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
总结来说,毕业年的从容不迫,源于“前置”和“规划”。论文前置让我们赢得主动,秋招全力以赴把握主战场,春招灵活应对查漏补缺。清晰的时间表、高效的行动力以及开放积极的心态,是帮助我们平稳度过这段关键时期,迈向理想未来的关键要素。
最后有三句心底话希望能与各位共勉:
专注眼前,相信凡事发生必将有利于我。
勇敢尝试,抵御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好奇心与热情。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去做就是了。
祝愿大家都能在毕业季收获心仪的果实,开启人生新的辉煌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3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