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夏天,我的外甥女从中国来到华盛顿州的中央华盛顿大学(CWU)。那年她刚从国内职业大专毕业,没有名校背景,也没有特别的资本。她的目标很简单——到美国留学,然后回国找份工作。
她选择的学校并非所谓名校,但很快她明白,在美国,成功从来不只靠学校光环。更重要的是抓住机会、选对专业、练好外语、以及身份稳定。
在CWU,她遇见了未来的丈夫——土生土长的美国学生,也和她同班学习航空管理,并考了飞行执照。两人因为共同兴趣慢慢熟络起来,后来成为伴侣。
本科四年,硕士一年,他们几乎同时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那几年,他们住在我家——当时我在CWU图书馆担任教授——这给了他们很大的生活支持,也减轻了经济和生活压力,让他们能够专注学习和职业规划。
2018年本科毕业后,她作为国际学生知道,要留在美国,光有学位还不够,于是选择继续攻读硕士——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专业。那时,他们还没结婚,她的男朋友就陪她一起读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正好是2019年,离疫情还有一段缓冲。此时,美国正经历经济复苏阶段,科技行业和数据分析岗位需求快速增长。这种经济环境,为她提供了更多职业机会。疫情袭来时,她和丈夫结婚,稳定了身份,也让她有更多空间专注职业规划。她丈夫很快在西雅图机场的一家航空公司找到工作,担任飞行调度员。到2022年,他在公司内部调岗,从飞行调度转向系统后台管理,参与航班运营系统维护和数据监控。
她的职业起步并不顺利。疫情后,她先进入百货公司做销售,一边工作、一边线上修读会计辅修课程。她的英语非常流利,几乎完全是地道的美国口音,这让她在面试、团队协作和客户交流中更容易被雇主接受。相比之下,很多在西雅图和华盛顿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英语达不到她的水平。
2022年,她完成会计辅修学分后,先在一家航运公司做会计助理,很快跳槽到一家总部在西雅图的游戏公司,年薪约6万多美元。半年后,她又拿到一家美国Top 20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如今,她已成为公司的全职会计,只缺一门课就可以拿到CPA了。而她丈夫是航空公司调度系统后台管理员。两人在大西雅图地区买了一套220平方米的新房,虽然有房贷压力,但两人的收入加起来,已经稳稳跻身美国中产。
回头看,她的成功并非名校光环带来的,而是抓住时代机遇、选对专业、练就语言能力、稳定身份,再加上恰好赶上美国经济上升周期的运气。如果她晚几年或早几年毕业,可能会碰上经济低谷或就业收紧,机会就没那么多。家庭支持也让她在留学和职业起步阶段更顺利。
她常说:“我不是最聪明,也不是最幸运,只是没放弃每一个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美国,不一定要读所谓的名校。抓住机遇、选对专业、练好外语、家庭和身份支持,再加上一点运气,普通人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604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