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于好奇,我尝试使用 Google AI 来检索关于自己的信息,使用的关键词为“Ping Fu Librarian”。结果显示,AI 的总结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这让人对 AI 技术在信息整理和检索方面的能力有了直观认识,也凸显了 Google AI 的快速发展。Google AI和Google的区别是Google AI会自动产生一个内容总结(Summary)而google仅仅显示检索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AI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通过提问扩展查询结果和内容总结。每次查询和内容总结的下方,通常会附带三个推荐提问,例如:
Give specific examples of how Penrose Library has improved accessibility under Ping Fu's direction
Tell me more about the PLEIAD initiative's specific actions
What tech has Fu brought to Penrose Library?
当然,有时 AI 也会出现错误。例如,系统曾默认傅平为女性,因为另一个英文同名同姓的女性恰好是一本书的作者。
下面是google AI的检索产生的总结:
丰富的职业背景
在加入惠特曼学院佩恩罗斯图书馆之前,傅平积累了跨国与跨机构的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经验:
在中华盛顿大学担任图书馆与技术负责人超过十年。
出任新加坡管理大学的系统主管。
曾任耶鲁大学的系统馆员。 这些经历让傅平具备扎实的技术背景和前瞻性的图书馆服务理念。2024年,他还当选为HathiTrust理事会成员。
战略愿景:包容性与创新
傅平在图书馆工作的愿景强调协作、技术融合与包容卓越:
包容性与多元化:图书馆制定了2024–2029年的五年战略计划,核心是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与无障碍性(DEIA),并设立了PLEIAD工作组和神经多样性工作小组。惠特曼学院图书馆的包容与多元化还获得了2024年美国一份老牌期刊设立的全国性奖项。
技术融合:计划引入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推动移动端资源优化、互动型电子书探索及未来的创客空间和 AR/VR 沉浸式学习。
AI与研究支持:图书馆注重AI素养教育,而非盲目使用生成式 AI。2025年试用“WOS研究助手”后因透明度问题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利用JSTOR、ProQuest、ExLibris Sherlock等数据库自带的 AI 功能,并提供**《AI与研究》指南**,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和引用 AI 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
佩恩罗斯图书馆帮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者:
课堂合作:馆员与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将信息素养融入学科。
研究支架:从大一到毕业制定信息素养能力框架。
一对一辅导:提供个性化研究咨询,包括问题构思、数据库导航、引用管理。
LibGuides资源:提供学科指南、课程指南和基础研究指南,如《Research 101》。
面向未来的图书馆
馆藏与服务模式方面,佩恩罗斯图书馆正转向“需求驱动的馆藏建设”,并计划从2025年7月起不再接受大部分实物捐赠。同时,还改善了物理空间,使其兼具探索、学习和创新的功能。
AI体验分享
通过这次 Google AI 的检索体验,可以看到 AI 在整理和总结信息方面的潜力,检索结果来源包括 LibGuides、图书馆官网、博客和社交媒体,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这不仅体现了 AI 检索的便利,也显示了 Google AI 发展迅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Google 默认设置为“全部”,不会自动进入 AI 模式,需要手动切换到 AI 模式才能进行类似的检索。
结语
尝试使用 Google AI 检索我本人的信息,不仅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也体现了人工核实的重要性。 当然,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AI 检索功能的不断进步,是否会在未来颠覆传统的图书馆检索方式?这才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243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