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在美国,我从来没点过外卖

已有 992 次阅读 2025-8-25 17:4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中国,外卖几乎成了日常必需品;可在美国,我生活了很多年,却一次 Uber Eats、DoorDash 都没用过。不是我排斥,而是根本没这个必要。

我住在美国的小城市,这里餐厅和超市本来就很适合自己开车去取。停车位充足,等候时间也不长。与其花额外的钱等人送餐,我更习惯点好单,然后自己过去拿。在大城市,外卖可能更普遍一些,但在我们这种小城市,自取效率高得多。

餐馆:点单、开车、取走

最典型的就是披萨。比如 Domino’s,我习惯在手机 App 或官网上下单,十几分钟后开车过去,走进门店直接从取餐柜台拿走热乎乎的披萨。价格就是菜单上的原价加税,没有服务费,也不用给小费,整个过程比外卖快得多。

别的快餐店也是类似。麦当劳、星巴克都有自己的 App,提前下单,到店时 drive-through 一扫就能拿走咖啡和餐点。很多时候,我甚至不用下车,几分钟就解决了。

在我们的镇上,其实也有 Domino’s 的送餐车,尤其是深夜时段。午夜过后,少数不想出门的人可以叫外卖,但平时白天,大家还是自己开车去取披萨。送餐车主要满足临时或特殊需求,而不是日常主流。这很好地体现了美国的消费习惯:外卖不是刚需,而是一种“额外便利”。

超市:从购物车到后备箱

这种“自取”不只是餐馆,在超市也一样。像 Walmart、Target、Kroger 这样的连锁,都有专门的 pickup 车位。

操作方式很简单:

  • 提前在 App 上下单;

  • 到了超市,填好自己停在哪个车位;

  • 店员推着打包好的购物袋出来,核对一下手机上的编号,把东西直接放进后备箱。

整个过程非常高效,还经常能拿到线上折扣,比如“满 75 减 40”。不过我通常不会用这些折扣买生鲜,因为不太放心别人帮我挑。厨房纸、卫生纸、清洁用品、过敏眼药水这些东西最适合,用 pickup 既方便又省钱。

一种不同的节奏

慢慢地我发现,这其实是美国消费文化的体现。这里的外卖不是刚需,而是付费买便利的选择;自取,反而成了最划算、最高效的方式。

这几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路过星巴克顺手取一杯咖啡,周末去超市不用下车就能拿到一大袋日用品。少了外卖小哥在楼下穿梭的忙碌,多了一份简单和掌控感。

多年的感受

在美国生活多年,我已经不再期待随叫随到的外卖服务。这里的一切节奏更慢一些,没有那么即时,但也因此更可控。你要想省钱,就提前下单;要想省时间,就顺路 pickup;要吃得安心,就自己进店挑。

在小城市,外卖更多是一种“额外便利”;而在大城市,它可能更常见一些。但无论如何,我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这种“自己点单自己取”的方式。毕竟,生活方式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合不合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99072.html

上一篇:周五Potholes Reservoir水库钓鱼拾趣
收藏 IP: 71.80.193.*| 热度|

4 杨正瓴 王涛 郑永军 刘永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8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