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手法不断升级,不再局限于陌生交友软件,而是悄悄潜入我们日常使用的正规平台,比如社区群组、校友邮件、甚至领英(LinkedIn)。受害人可能是任何人,哪怕是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也可能一步步落入陷阱。
案例警示:华人科学家被骗 250 万美元
最近,美国南加州发生了一起轰动华人社区的诈骗案。
一位在高科技领域工作数十年的华人科学家,本打算与妻子安度退休生活,却在社交平台 Nextdoor(邻里群)里结识了一位自称“王麦”的女子。
诈骗套路:
对方伪造身份(浙江大学+南加大背景,单亲妈妈人设)。
长达十个月的嘘寒问暖,每天语音、视频,营造陪伴感。
先带受害人小额投资,并真的提现获利,彻底打消疑虑。
怂恿投入更多资金,最终骗走 250 万美元。
即便是高学历、理工背景的专业人士,也在这种 长期心理攻防+情感诱导 中失去了戒心。
👉 这起事件警示我们:诈骗剧本精心而残酷,受害者可能是任何人。
我的亲身经历:差点也遇到类似套路
其实我本人也收到过类似邮件。
有人自称是我校友,说母亲最近想搬到我所在的社区,请我帮忙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还有人说自己刚踏入美国社会,想听取我这个“过来人”的建议。
这些请求看似合情合理,甚至带着一点“校友情谊”的温度,但我立刻想起了类似诈骗案例,心生警觉。于是我 没有回复,直接屏蔽。
后来果然发现,对方还会换邮箱继续 follow up,这更加印证了这是批量撒网的诈骗手法。
其他常见骗局:假冒收费机构
另一类常见骗局是冒充 收费站 (toll)、停车管理、快递公司、IRS 等,声称:
你的车有未缴费账单
包裹未领取
欠税需立即处理
邮件或短信中往往带有 点击链接,一旦点击:
可能进入钓鱼网站,被盗取账号密码或银行卡信息
可能下载木马病毒,窃取手机和电脑里的金融数据
✅ 正确信号:在美国,收费站和银行通常 通过纸质信件 或官方APP通知,不会只发邮件催缴。
如何防范这些诈骗?
不点击 陌生邮件里的链接和附件
不回复,避免确认邮箱活跃
屏蔽并标记垃圾邮件,减少后续骚扰
独立验证:遇到账单、缴费问题,直接去官网或客服电话确认
定期更新防毒软件,守住设备安全
举报渠道(附录)
我个人的习惯是 直接屏蔽,这样能最快阻断骚扰。但如果你希望进一步举报,也有几个官方渠道可用:
钓鱼邮件 → 转发到 📧 reportphishing@apwg.org (反钓鱼工作组,FTC 推荐)
诈骗/欺诈网站或信息 → 提交到 FTC 投诉中心
诈骗短信 → 转发到 📱 7726 (SPAM),这是美国主要运营商的垃圾短信举报通道
这些渠道不会立刻帮你把骗子抓住,但能让监管机构积累信息,从而追踪更大的犯罪团伙。
🔒 一句话总结:骗子越来越“会演戏”,无论是打着“邻居”“校友”“收费通知”的旗号,还是通过温情陪伴、虚假投资诱惑,都可能让人一步步陷入陷阱。唯有 保持警惕,不点、不信、不汇款,才能守住钱包和安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傅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9818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