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我来到了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参加2025年CNI(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春季会员大会。这场汇聚了来自北美各大学术图书馆、研究机构和信息技术界专家的盛会,是了解学术信息领域最新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今年会议的一个核心关键词无疑是——人工智能(AI)。
下图为Milwaukee当代艺术博物馆
随着生成式AI、语义搜索、自动化元数据处理等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与研究支持服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次会议安排丰富紧凑,我特别挑选了一系列围绕AI与图书馆实践交叉的session,以下是我个人最期待的一些内容:
开幕全体会议(1:00pm):本次全体会议不仅将回顾CNI的战略方向,还将以“LOCKSS项目”为案例,探讨数字内容保存的长期策略。LOCKSS(Lots of Copies Keep Stuff Safe)是图书馆界的重要分布式保存计划,相信这场讲座会为当前AI时代的数字保存问题带来深刻思考。
Session 1.2:人工智能素养的建设(2:45pm):这场讲座由Oren Beit-Arie、Leo Lo 和 Niamh McGuigan共同主讲,聚焦图书馆如何提升AI相关能力与自信,并推动机构内部跨专业协作。AI素养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策略性能力。
Session 3.3:为AI驱动发现构建知识基础(4:45pm):HBS Knowledge(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项目展示,探讨如何为人工智能构建结构化的知识环境,提升发现与推荐的精准度。这对图书馆资源组织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战。
开放论坛:国家层面的趋势与挑战讨论(5:30pm):这是一个难得的高层对话平台,来自不同大学的图书馆领导将就当前教育与研究环境中遇到的关键议题展开讨论。
Session 5.1:生成式AI与语义搜索在数字馆藏中的应用(9:45am):如何让AI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遗产、数字人文与历史文献?这场讲座将分享具体实践案例。
Session 7.2:AI在转录与元数据生成中的应用(1:00pm):特别关注特藏文献,通过AI工具提升文本处理效率,减少人力输入,同时确保准确性。
闭幕全体会议: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的未来对话(2:15pm):面对AI带来的新型威胁与挑战,研究型机构的网络安全与基础架构如何应对?这场高峰对谈阵容强大,话题切中要害。
总的来说,今年的CNI春季大会将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的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从理念引导还是技术实践,都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与借鉴的内容。未来的图书馆将不只是信息的守护者,更是智能信息系统的设计者与引路人。
接下来的两天,我将继续深度参与这些session,也会把现场的精彩内容整理后分享给大家。欢迎关注!
另外,今天会议期间,收到ALA/ACRL的选举结果,我当选为ACRL College Libraries Section的Member-At-Large (可以翻译为无专职理事或普通理事)
下图为密歇根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