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卦》非常值得研究。一方面,它的语句比较简单,容易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另一方面,它又暗示了很多信息,让人有很多联想。
我们来看看这句话:
“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
这是《震卦》中的第五句,也叫“六五”,意思是:雷电不停地来(反复发生),(让人感到)害怕,但是要安心(不要慌张),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我们正在做事(或者说是在祭祀祖先)。
注释:
厲lì: 前面已经解释过,是害怕、担忧的意思。“厲”不是形容雷电的,而是形容雷电发生后人们的反应。
有: 表示某种事物存在的状态,不太好解释,可以理解为虚词,表示“存在”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周易》中,“有”的后面好像都是名词。
让人费解的“有事”
“事”指的是需要做的工作,或者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会意字。“事”作为名词和动词,意思既有联系,也有很大差别。
关于“事”的名词含义,《说文解字》里说:“(事)職也。从史”,意思是职责。《尔雅》里说:“事,勤也”,意思是勤勉。《康熙字典》区分了“事”和“政”:“大曰政,小曰事”,比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说“为政事庸力行务”,注释说:“在君为政,在臣为事”,也就是说,“事”指的是人们正在做的事情,和现代汉语的意思很接近。
关于“事”的动词含义,《广韵》里说“使也,立也,由也”,也有“侍奉”的意思,比如《礼记·曲礼》里说“年長以倍。則父事之”,意思是年纪比自己大一倍的人,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论语·学而》里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意思是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释名》里说“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意思是成就伟大的功业。
在这句话里,我们怎么理解“事”,取决于我们判断“事”是什么词性。如果认为是动词,就可以翻译成“侍奉”,也就是祭祀祖先。如果认为是名词,就可以翻译成“事情”。《周易》中,“有+名词”似乎是一种常见的用法。
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把“有事”放在句子的最后,可能是为了强调“有事”的状态。这样断句应该是: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意思是雷电不断猛烈地发生,我们不要害怕,要安心,不会有损失,而且我们还会继续做之前的事情。 第二种,也许可以把“有事”单独拿出来,作为对“无喪”的原因解释。这样断句应该是: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意思是雷电不断猛烈地发生,我们不要害怕,不会损失财物的,因为我们认真承担自己的职责,没有懈怠。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认为“有事”很可能是对“无喪”的原因解释。“无喪”后面应该补充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即“无喪,是因为有事”。
这两种理解都可以,但无论哪种,如果和前半句结合起来,就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想想看,在大家面前,周文王说:大家安心,不会有损失的,(因为)我们“有事”。或者周文王说:大家安心,我们有事情做,就不会有损失的。无论哪种说法,逻辑都不是很通顺啊!也就是说,“有事”这个词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它出现了,就意味着背后隐藏着我们无法理解的背景信息。
我们来探讨一下《周易》里“事”字的含义,看看它在《震卦》中是什么意思。我们提出以下几种假设:
假设一:“事”是不是指商王安排的工作?
“事”字通常指事情,但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同,可能特指商王交给的任务。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法,比如“三事”。《尚书·大禹谟》里有“六府三事允治”,《诗经·小雅》里有“三事大夫,莫肯夙夜”,注释说是“三公”,《诗经·大雅》里有“三事就绪”,注释说是“三农之事”。这些例子里的“三事”好像都表示周朝时三种重要的工作,需要由地位高的贵族替周王承担。《小雅》就解释说是“三公”,《大雅》则解释为“三农之事”。
《周易》中,“事”字出现了九次,我们来看看:
《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意思是:把象征权力的章藏起来不用,这样做是对的。有时要执行商王交给的任务,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坚持到最后也是好的。“王事”指的就是商王交给的工作,“事”在这里是职责、事情的意思。)
《讼·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意思是:没有坚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可能会引来下属的抱怨,但最终结果是好的。“事”指该做的事,该承担的职责。)
《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意思是:有时要执行商王交给的任务,可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和《坤卦》的意思类似。)
《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意思是:长辈们不愿承担商王和贵族们安排的任务,但他们自己做的事却值得赞扬。“事”在这里就是事情的意思。)
《睽卦》:小事吉。(意思是:大家意见不一致,但在小事情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事”就是事情的意思。)
《损·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意思是:事情办完了就赶快回去,没有问题,至于喝酒就适量减少一些吧。“事”指事情,或者说要做的工作。)
《益·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意思是:为了增加周族的利益,即使采取一些不太好的手段也没关系。“事”指的是手段、方法或事情。)
《震·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句。)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意思是:稍微批评一下对方是有好处的,但只能在小事上批评,不能在大事上批评。“事”指工作、事情。)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是商王安排的工作,《周易》里会用“王事”来表示,所以“事”应该不是特指商王交代的事情。
假设二:“事”是不是泛指一般的事情?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周易》里有些“事”确实是泛指一般的事情,比如“高尚其事”、“睽,小事吉”、“巳事遄往”、“益之用凶事”、“可小事,不可大事”等等。但如果把《震卦》里的“事”也理解为泛指一般的事情,逻辑上就说不通了。总不能因为你平时有事做,打雷的时候就不会有损失吧?这显然不合理。
假设三:“事”是不是特指维护周族生存和发展的职责?
排除了前两种假设,就只剩下第三种可能了,也就是“事”在这里有特定的含义,指的是承担维护周族生存和发展的职责,没有懈怠。所以文王才说不要害怕,雷电不会给我们造成损失。
您觉得哪种解释更合理呢?
今年我打算写一系列关于研学《周易》的博文,如果您对《周易》感兴趣,欢迎加我好友或者关注我。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推荐给其他人,让更多人看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洪颖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3836-146914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