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影
部分癌症限制性隐蔽抗原多肽序列
2025-5-12 05:45
阅读:269

            对胰腺癌中的癌症限制性隐蔽抗原Pancreatic cancer–restricted cryptic antigens的研究,通过免疫肽组学等技术,从患者的肿瘤类器官和组织样本中鉴定出大量相关多肽。这些多肽源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癌症治疗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但研究并未专门汇总列出所有癌症限制性隐蔽抗原的多肽序列,而是分散在各不同研究环节中。经梳理,部分多肽序列如下:

  1. KLFLWPYKV(NU11):源于 DDX47 基因的 intORF 区域,在研究中通过免疫肽组学技术被鉴定出来。它具有免疫原性,在 T 细胞识别实验里,针对其进行的丙氨酸扫描实验表明,除第 6 位氨基酸替换有一定耐受性外,其他位置替换大多会导致 TCR001 丧失对其的识别能力,这体现出该肽段序列对 T 细胞识别的特异性关键作用。此外,T 细胞受体(TCR)具有高度多样性,这源于基因重排等机制。众多 TCR 理论上可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表位。在对 KLFLWPYKV(NU11)的研究中,虽然仅报道了 TCR001 对其的识别作用,但基于 TCR 的多样性,很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发现的 TCR 也能识别该多肽。就像在其他肿瘤抗原研究中,同一抗原可被多种不同的 TCR 识别,激活不同的 T 细胞克隆,引发免疫反应 。

  2. ALFSKLASA(NU57):来自 NRAS 基因的 3′下游开放阅读框(3′dORF)。研究发现,针对该抗原的 TCR-T 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都展现出对患者来源的胰腺癌细胞系的显著杀伤活性,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3. IQIGWVTQK(NU92):由 OAS2 基因的 intORF 产生,具有免疫原性。在评估免疫原性的实验中,它能够刺激产生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在肿瘤免疫反应里发挥重要作用。

  4. YHADCRPTTF:这是由 SMAD4 基因的移码突变产生的隐蔽抗原多肽,属于癌症限制性隐蔽抗原。虽然文中对它的免疫原性等特性描述较少,但它作为基因突变产生的多肽,为研究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案例。

      这些症限制性隐蔽抗原多肽或许可能用来对TILs和CTLs,进行“再教育”,恢复耗竭的

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阎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8531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