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的领域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今已成为许多癌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最近的一些新发现显示ICI的给药时间,可能会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为弄清楚其中的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收集了大量有明确给药时间节点的临床数据,重点关注的研究终点是,癌症患者在使用ICI治疗后,病情不恶化的存活时长,也就是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患者总的存活时长,即总生存期。然后将这些患者按照早用药和晚用药分成两组,对比他们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最后进行汇总分析。
在总共13项参与的研究中,共有1663名患者。这些患者的身体状况总体来比较良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处于0-1分的患者占比达83%,其中男性占67%,女性占33%。所患癌症类型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47%);肾细胞癌(24%);黑色素瘤(20%);尿路上皮癌(5%);以及食管癌(4%)。在用药方面,检索的ICI抗体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伊匹单抗、阿维鲁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多斯塔利单抗、曲美木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西米普利单抗和zimberelimab。大部分患者使用的是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PD-1)或抗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总比例高达98%,另一小部分患者同时使用了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占比18%。在确定用药时间节点上, 6项研究将13时或14时作为时间节点,这个时间节点就是ICI的平均输注时间;另外7项研究把16时或16时30分作时间节点。综合分析发现,那些早用药的患者相比晚用药的患者,不仅存活的时间更久,而且病情恶化的速度也更慢。
由此推测,对于部分转移性癌症患者而言,早点使用ICI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现象也与免疫细胞活动的生物钟规律相契合,既免疫细胞功能和运输中的昼夜节律。不过,要确切知道究竟在什么时间用药才是最佳的,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未来期待能通过更多的探索,为癌症患者找到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Effect of immunotherapy-infusion time of day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s: a study-level meta-analysis. ESMO Open. Vol 9(2)2024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阎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7084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