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羽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诗言志,以象贵。

博文

七律.龙城咏怀柳柳州(三首)

已有 6713 次阅读 2010-7-15 22:3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七律.龙城咏怀柳柳州(三首)

 

2010-7-15

 

祷雨碑亭[1]

 

柳公失意守南陲,

正值田园旱时。

祷雨一文惊上界,

雷塘此日起蛟螭。

诚将忠信通神意,

敢以廉名作誓辞。

死后衣冠清气在,

亭前伫立久沉思。

 

 

柳侯祠[2]

 

   荔子诗碑三绝妙,[3]

   罗池夜月亦清涵。[4]

   江边老却龙城柳,[5]

   亭畔长生楚客柑。[6]

政令亲民成教化,

   风俗异地起挨蓝。[7]

四时庙院常祠祭,

事迹千秋作美谈。

 

 

登柳州东门城楼[8]步韵柳子厚

 

东楼城上想南荒,

风雨云霄思渺茫。

   晴岭何年飞白鹤,[9]

危檐依旧护残墙。

登临一洒孤臣泪,

    望远空怀锦绣肠。[10]

遗有文章惊海内,

柳江曲处是云乡。

 

 

 

附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 祷雨碑亭:柳州龙潭森林公园西侧有雷、龙二潭。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唐代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

 

[2] 柳侯祠:柳宗元病死柳州后的第三年,即长庆元年(821?年),地方人士按照他“馆我于罗池”的遗愿,在罗池旁建庙以作纪念。唐代就有官绅及文人墨客游历柳侯祠。

 

[3] 三绝碑:“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的《享神体》,此碑是公元1217(宋代嘉定10)刻的,因开头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韩愈写的绝好文章,又是宋代名书法家苏东坡写的绝好行书,歌颂的是柳宗元绝好故事;因而叫做“韩诗苏字柳事碑”,又被人们美誉为“三绝碑”。

 

[4] 罗池:“罗池夜月”原为柳州古八景之一。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写道:柳宗元死后三年,托梦生前部将欧阳翼:“馆我于罗池”,柳州城东关的这一泓池水因此而闻名。据明代李西涯《罗池书屋记》称,古罗池“广袤可数里,澄波汀蓄,准平而鉴照其外”。当月亮升到灯台山上空,倒映罗池水面,境界冷峻空灵,于池边柳下俯仰水天皓月,乃成为绝美景致,“罗池夜月”美景由此而来。罗池也因此成为《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的条目。

 

[5] 龙城柳:柳州又称龙城。柳宗元在柳州曾作《种柳戏题》诗一首:“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6] 柑香亭:因柳宗元曾在柳州种植黄柑,所著《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广为流传。诗中有句云“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后人兴建“柑子堂”以颂其事。其后原址废坍,清乾隆十九年(1754)在罗池旁重建,后改称“柑香亭”。

 

[7] 挨蓝:来自柬埔寨语。舞蹈。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正朔时序》:八月则挨蓝。挨蓝者,舞也。点差伎乐,每日就国宫内挨蓝。

 

[8] 东门城楼: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目前柳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文物古迹。

 

[9] 白鹤:驾鹤山与东门隔江相对,为柳州古八景中的“驾鹤晴岚”。

 

[10] 锦绣肠: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宋刘过《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还有人争説,鸣琴手段,教儂重吐,锦绣肝肠。”亦省作“锦绣肠”。宋苏轼《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复次前韵》:“平生锦绣肠,蚤岁藜莧腹。”《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珠璣笔墨锦绣肠,谁説无妨却有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333-344313.html

上一篇:七律.南非世界杯大结局有感
下一篇:水龙吟.湛碧楼聚友赏荷步张炎韵
收藏 IP: .*| 热度|

9 卫军英 陈绥阳 钟炳 陈国文 吉宗祥 陈湘明 侯成亚 鲍海飞 李泳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