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诗词
最近整理书柜,发现了一册印刷于1967年,非正式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学习资料汇编》。
这份资料是回老家时从父亲遗物中发现的。带回家中,因忙,仅大致翻看了一遍,一直未认真完整读过。资料上有父亲用牛皮纸包的封皮,加固装订的线绳,阅读时划的重点线等各种标记,仿佛父亲读完刚放下,还留有阅读时手上的余温。对这份父亲生前精心保藏的资料,我也倍感珍惜。加上对毛主席诗词的喜爱,我用了两周时间,一字一句读完这份约24万字的资料。除了毛主席诗词,资料中关于诗词的注释,收录的所有诗词名家的读后感,也一点不漏,全部看完。通过认真阅读,对诗词内容和写作背景有了较多了解。
这份资料中收录了毛主席1925-1963年38年间所写的24首词,12首诗,另外,还有5首与毛主席诗词有关的郭沫若、柳亚子及陆游诗词,共计41首。除了诗词原文,资料中的大量篇幅是臧克家、郭沫若、陈毅及周振甫等人对毛主席诗词的解释和学习体会。
在阅读毛主席诗词的这段日子里,不管是散步,还是睡前醒后,我常常沉浸于诗词描绘的优美意境中,倍感心旷神怡;诗词中展现的磅礴大气,壮丽山河,豪情壮志,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令我叹服不已。只要有闲暇时间,脑海中就呈现出毛主席诗词描绘的情景,回映出诗词中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仿佛已置身于诗词创造的时空中了。
意外收获
除了享受毛主席诗词的艺术美感,我还获得了一个与诗词无关的意外收获: 一个关于儿童少年记忆资源有多么强大的信息,儿童少年记忆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的思考,一个也许对很多年轻父母有用,对改变早期儿童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有裨益的感悟:
莫浪费儿童少年的记忆资源。
我产生的上述感想,不是来自诗词内容,而是来自对诗词记忆的思考。
这41首诗词,我在少年时期曾经读过,是从另一份已遗失的手掌大小的小册子中。
经仔细回忆,在1968年左右,我当时大约是十一二岁,父亲在家里放了一本手掌大小的铅印小册子,里面收录了毛主席的36首诗词,附有郭沫若等人的5首诗词,诗词内容与现在发现的这份资料完全相同。
当时家里可读之书很少,我又处于一个懵懂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书籍中的知识充满饥渴的时期,见到有字的纸片都要仔细看一遍,遇到废弃报纸也要认真读完,无事就翻看家里的成语词典,还有一本前后十几页都缺失的《西游记》。当看到这本印有毛主席诗词的小册子,如获至宝,无事就漫无目的翻看。小册子里面只有诗词原文,没有对诗词的详细解释,诗词中的很多内容当时并不理解,尽管如此,但也没有影响我阅读这本小册子的兴趣。
没有人要求我背诵这些诗词,我也没有刻意去背诵,但通过经常翻看,不知不觉中,这些诗词都被我记住了,但当时并未意识到此事。五十多年后,当我重新再读毛主席的36首诗词时发现,一看题目,竟然能一字不差把41首诗词全部背出来,连同毛主席诗词后面所附郭沫若、柳亚子及陆游《咏梅》5首诗词,也没有忘记。
至此,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儿童少年的机械记忆是十分准确牢固的,将保存终生。这41首诗词,是我在少年时期的不经意阅读中,无意识记住的。尽管对诗词中的意思当时并不完全理解,仅是机械记忆,但都能不漏一字全部记住,说明儿童少年大脑的记忆贮存功能是难以想象的强大:即使是连意思都不完全懂的语言文字,也能通过机械记忆牢固准确保存下来。同样一个人,到了中老年以后,我也在经常看书,对阅读的内容虽然能记住大意,但不能准确记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且记忆的大多数内容过不了多久就会淡忘。
儿童,少年,甚至青年时期的大脑,与成年及老年人的大脑相比,记忆功能有天壤之别。
我感叹人脑的神奇。在儿童少年时期,接受的信息不知以何种形式,在何种载体上贮存在大脑中,竟然像刻到石板上一样牢固,即使经历了五十多年岁月洗礼,也仍然清晰可见。
这真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
珍惜儿童少年记忆黄金期
人脑对经历过的众多事物是如何记忆的?这些秘密,至今仍未完全揭开,但古人已发现了儿童与少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劝诫人们珍惜少年时的箴言。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盛时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儿童少年时期,是人一生记忆最好的窗口时期,是人大脑记忆功能的鼎盛时期,记忆效率最高。幼教工作者,小学老师,特别是家长,一定要珍惜每个孩子一生仅有一次的记忆窗口期,重视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教育,把一些孩子终生需要的知识,传统文化精髓,人生箴言等,通过阅读,听有声材料以及背诵等多种形式,牢固的贮存在孩子的大脑中,以供其终生随时取用。
在孩子成人后,在不同场景中,只要有某种触发因素出现,记忆贮存知识量不同的孩子,表现完全不同。脑海中贮存了大量传统文化知识的孩子,就会触景生情,大脑中贮存的优美语言,诗词佳句,惊世箴言,就会脱口而出,令人羡慕不已。这样的孩子,知识渊博,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也会引经据典,“信口拈来”,时时处处显示出与其他人不同,犹如沙漠里的一颗珍珠。荒废了儿童少年记忆资源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大脑中贮存的知识很少,说话时词汇贫乏,语言枯燥,当面对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的佳境时,竟然找不到一句能描写如画美景,反映自身感受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观点时,思路不清,词不达意,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这样的孩子,时时处处显得平庸无奇,犹如沙漠中的一粒沙子,无法引起别人注意,影响了孩子才能的展示。
浪费了儿童的记忆资源,将严重影响孩子智力潜能的发挥。
儿时贮存的知识,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其实是“背诵”。
仅熟读,还不够。“书到用时方恨少”。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学者,能将《古文观止》一篇不落,一字不漏背下来。
这样的学者,能写不出好文章吗?
有一种观点,说死记硬背无用,一切知识都能从图书馆和网上查到。
这种观点不全错,但也不全对。大脑中记忆的知识随时都能调用,随时等待使用,远比上图书馆和网上查阅方便高效。
充分开发利用了儿童少年记忆资源的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是无价的,会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儿童少年的记忆资源,与生俱来,不需要花钱购买,不充分利用就会浪费,损失无价!
如果能充分利用,就会终生享用,收益无穷。
不用花重金买学区房,不用上名校,让孩子在儿童及少年时期,多阅读,多背诵,在大脑中贮存海量知识,千古名句,孩子将在语言能力上出类拔萃,胜过千套学区房。
儿童少年的大脑,像一张白纸,是一个硕大无比,无容量上限的空“计算机硬盘”,如果不用有价值的知识去占领,就会被长期闲置,或用大量无用信息充满,造成记忆资源的白白浪费。
儿童少年时期,人大脑的记忆功能是人一生中最强大的时期,一旦错过,无法弥补。是无比宝贵的资源,这个功能,转瞬即逝,失而不可复得,需要加倍珍惜,充分开发利用。
儿童少年时期的记忆资源珍贵无比,千金难买!
谁用好了儿童少年的记忆资源,谁就奠定了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石,收获了孩子的美好未来!
今天,泛滥成灾的网络游戏,使孩子们痴迷其中。玩完游戏,留在孩子大脑中的,只有飘渺的虚拟世界!摄走了孩子心灵的游戏,不能为孩子树立远大目标,不能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不能增加孩子的知识,不能强健孩子的体魄,只能消磨耗尽孩子活泼的天性,使孩子积极上进的发动机熄火,度过父母亲不愿看到的平庸人生。
年轻的父母们,赶快让处在记忆黄金期的儿童少年,告别手机,告别游戏!捧起书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
莫浪费儿童少年的记忆资源!
2021.8.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