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编辑笔记(1)

已有 3986 次阅读 2007-9-25 13:51 |个人分类:编而辑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写完题目的时候,顺便加上了个“(1)”,因为我也许会写一系列的笔记,记录我的校对工作。作为编辑,我经常需要核对一些翻译的东西,包括科技新闻、资料以及作者投稿的英文摘要等。就作者的投稿来看,虽然我国的学生花了数倍的时间学习英语,但写作交流方面还是有一些欠缺。受稿件分布的影响,我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应该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就是没有把英文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来学习、使用,对于写作不够重视(口语、听力亦然)。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背单词、做题。虽然单词是基础,很重要,但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就会忘记了学习的目的。以前很自豪背过多少单词,但的确没有写出过一篇很入眼的英文习作,甚为遗憾。当前科技界英语为事实的通用语言,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来讲(包括我),这落下的一课最终还是要补的。

下面是我校对翻译文字时记录下来的几段,自我学习,自我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原文]The prototype instrument, developed by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th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consists of a green-emitting nanowire laser that is optically trapped and pumped by a 1064 nm infrared laser...a nanowire source has been able to generate a continuous beam of visible laser light at room temperature.

[译文]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大学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联合开发的纳米线激光器原型包含一个光镊捕获的绿光纳米线激光器,该激光器由1064 nm红外激光器抽运.这是首次在室温下用纳米线源产生连续可视激光束,光发射的颜色可通过调整抽运激光器的波长来改变。

[点评]把“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译成“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大学”是最大的败笔。有人对翻译人员的要求概括为“A translator has to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我认为非常恰当,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杂家”,既要知识丰富,“杂”,又要有一定的研究,成为“家”。大道理不多讲,用google搜索一下“Univeristy of Clifornia”就会发现有这么多的UC(分校),各个分校方向重点不同,如Berkeley的物理。另外,"visible"译成“可视”,意思没错,但是“可见(光)”更符合大家的习惯。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原文] It's also extremely sensitive; in a typical observation we will be able to detect stars that are 10 million times fainter than can be seen with the naked human eye."

[译文]该相机的灵敏度极高,通常可以探测到比裸眼所能观察到的暗1000万倍的恒星。

[点评]这里要说明的是,在中文中表示“比……小(低、差、暗、轻)”是不能用“……倍”来表述的,而只能用“……分之一”。这一点与英文是不同的,至于为什么,我感觉前者是后者的“……倍”,在中文里意思是前者是要比后者大(高、强、亮、重)的。语言是这样约定的,这也只是我的理解。当然语言也是发展的,以后也有可能中文受英文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趋向统一,但现在还是分清楚的好。

 -----------------------------

附:希望没有人骂我迂腐,因为编辑很多时候做的就是咬文嚼字的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76-7810.html

上一篇:smile baby [photo]
下一篇:千奇百怪的研究课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