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串联重复的短的dsDNA 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所组成的DNA 蛋白复合体。端粒既有高度的保守性,又有种属特异性。
端粒DNA 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即引起细胞衰老,故端粒又称“细胞分裂计时器”。
端粒酶又称端粒末端转移酶(Telomerase),是一种逆转录酶,是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端粒酶具有对端粒的延伸作用,在没有端粒酶的细胞中,端粒会逐渐缩短直至损害基因;有端粒酶存在的细胞,则该酶会不断补充新的端粒,使之处于一种不断伸缩的动态平衡中。
为什么要进行端粒基因长度检测
端粒长度与衰老的关系研究越来越透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端粒缩短也是导致许多常见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癌症等。通过端粒长度检测不仅可以获得机体真实衰老程度及衰老速度,同时能更真实体现我们身体的总体健康状态。
更重要的是,端粒长度和缩短速度是可以干预的。端粒长度除了受遗传影响外,还受到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如肥胖、抽烟酗酒、熬夜等都会加速端粒缩短。而良好的生活方式、营养素补充、积极的心态、适当运动等都可以帮助延缓端粒缩短速度。
单次检测端粒的长度,可评估衰老程度,多次检测可评估端粒缩短的速度即衰老速度。
通过了解我们的细胞年龄,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影响身体衰老的生活方式。同时根据端粒检测后端的方案,如高压氧舱、冥想、补充 NMN 等保健成分,进一步改变生活习惯,延缓衰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5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