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是美国报收入税的截止期,人称“税日”。今年,两党正在为2016年大选卡位。关于贫富,赤字等税务相关话题也就更是热门。有一个事实常常被保守派提起:低收入,拿救济的人的真实收入其实比中产阶级更高。这就影响了他们努力工作增加工资收入的动力。这也被称为“救济陷阱”。
一个很明晰的演示是宾州公共救济部长Gary D. Alexanda在2012年提供的。原文可见http://www.aei.org/wp-content/uploads/2012/07/-alexander-presentation_10063532278.pdf。
这是考察一个单身母亲带两个四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图中的横坐标是工资收入,纵坐标是工资(扣除所得税)加上各种救济福利。其中CHIP是给孩子的医疗保险,MA是包含大人的医疗服务,NegativeIncome Tax是earned income tax credit,也就是低收入者交税时可以拿到的补助。其它的项目应该是很明白的了。
图一 总收入与工资收入的关系
复制自http://www.aei.org/wp-content/uploads/2012/07/-alexander-presentation_10063532278.pdf
这个图表达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一个人拿到的救济福利越来越少,所以在一定范围里总收入并没有增加。例如,工资三万元和工资七万元相比,拿回家的钱是一样多的。而如果全时工作拿最低工资的话,收入大约是一万五千元。按照上图,这比拿年薪六万元的实际收入还高。更诡异的是:在某些收入点,工资收入增加反而会引起总收入减少,被称为“收入断崖”。
保守派常常拿类似的数据说事,主张减少对穷人的福利,以鼓励他们多工作,多赚钱。当然应该承认,这张图的确是过于简单了。例如,拿七万元工资的人通常有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有更加稳定的工作,也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他们与三万元收入的人只比纯收入是不公平的。而且不少低收入的人并不能拿到全部该拿的救济。这张图显示的是宾州的情况,其它州可能有所不同。但那些还只是细节。从总体上来看,这个问题肯定还是存在的。这不光是个公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穷人的前途。
现实上,恐怕很少有人为了拿救济而放弃高工资的工作。但反过来,这种现象会影响低工资的人提高工资收入的动力。特别是在上图中三万元,四万多元的两个“收入断崖”,工资增加一点会引起收入下降很多。咱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假如你有个新工作更有趣,前途也更好。但是工资会低百分之二十。你去还是不去?这个决定会很困难,至少比工资不变或略有上升要困难多了吧。穷人也是一样。这个“收入断崖”很可能就成为他们向上流动道路上的一个大障碍。
救济与向上流动的关系也有历史证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两党合作进行了重大的社会救济改革,把给穷人发放的救济金改为与工作挂钩。救济金只有一定期限,过期后就必须去工作。(这里说的救济金只是全部济贫福利的一部分,而且不包括在上图中。)当时很多人骂政府冷血,要把穷人逼入绝境。十几年以后,研究表明,社会救济改革后,一大部分穷人离开了领救济的群体。而且那些离开的人收入比以前更高,不少人脱离穷人阶层进入了中产阶级。可见,工作的动力还是很重要的因素。
“收入断崖”表面上看是违反常识的,也是不难解决的,只要更精细地调整救济金额与收入的关系就行。但实际上,这需要把住房补助,医疗照顾这些“非有即无”的福利变成可以连续调节的金钱补助。这就有个观念上的问题:我们是否相信穷人能管理好这些金钱补助,去恰当地满足自己和家庭的各种需求?是否需要政府去告诉他们,这笔钱只能用于住房,那笔钱只能用于医疗?如果穷人没有能力管理,那么帮助他们发展这种能力是否也是济贫的一个方面?
收入并非唯一的问题。在我毕业后刚开始工作时,有两年时间我住在一个贫民区,邻居大多数是不工作,拿救济的。表面上看,他们的食物,汽车,家具都比我的要好。但不同的是,我有不同的未来,而他们一辈子就那样了。而且,穷人的福祉不光是物质生活。他们还需要参与社区,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成为有贡献的社会成员,而不是被社会养着的人。
所以,通过物质救济让穷人吃饱穿暖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济贫的目的应该是帮助穷人向上流动,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完成自我实现。这个任务比喂养他们要困难,复杂得多,但却非做不可。否则,我们就会制造一个陷入“救济陷阱”的永久贫困人群。政客们可以利用这个人群的存在去为更大的政府开支和更高的税收辩护。但对于穷人来说,这种做法不是在真正帮助他们。所以,在未来的大选中,如果你真的关心,同情穷人,请看看哪一方的政策更加能给他们脱贫致富的机会,而哪一方的政策是把他们的贫穷永久化。
有关博文
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
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525280.html
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528249.html
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530124.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欧阳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766-88422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