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2009

博文

庄子阅读2011年期末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

已有 4519 次阅读 2011-6-10 18:50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论文, 学术规范, 写作, 庄子阅读, 期末作业

 庄子阅读2011年期末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


题目:请从下面两项中选择一项:

 

1,我与庄子,或者我遇庄子

 

写你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对《庄子》的感受和理解。

在上这门课之前,每个人对庄子都会有一个预先存在的理解,这个理解来自我们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自我们或有意或无意接受的关于庄子的一般看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具体的阅读和背诵,这种预设的想法是得到了加强,还是有所改变。

庄子文本中至少包括两部分内容:关于社会的;关于个人的——社会应该是什么形态的?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阅读,我们对于社会生活的看法,对于个人生活的看法,是否有所变化?这些变化有多少与庄子有关?

庄子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价值?是只有文献的价值,博物馆中的价值,还是可以参与到当下生活中来?

 

2,分析电影《叶落归根》中的庄子或者道家思想。

文献上的传统是博物馆中的标本,依然流淌在草根民众血液里的才是活着的传统。传统文化不仅是知识体系,也曾经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在传统文化厚重的地方,哪怕是不识字的农民,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都弥漫着传统的气息。

在《叶落归根》这部电影中,一个生活中最底层的农民工,他在运尸过程中的行为哪些体现了庄子或者道家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意味着什么?

 

文章基本要求3000字左右,不要求写成学术文本,写一般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即可。

请在2011628之前,发到我的电子信箱里。如果在两天之内没有接到我的回复,那表明我没有收到,请用其它方式与我联系,确认。

 

关于考题及写作的进一步说明

 

无论哪怕文章,我的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

首先我不要求学术文本,不需要【内容摘要】、【关键词】之类的形式,我要求各位写一篇文章,一篇说明文,或者一篇散文。

文章中要有作者的生命体验、亲身经历,对于事件的描述要相对具体,要把理论分析建立在个体经验和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案例上来。理论分析最好结合本学期所阅读的内容。

大家不要去寻找标准答案。我也不相信存在一个解读庄子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建立在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理解之上的解读。

你要写的是一篇表达你自己的想法、感受、观念的文章,而不是给我一个可能被我喜欢、让我满意的作业。你的想法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不准确的,但如果它们是出乎本心的,就是结实的,就是好的。

在写文章的时候,请注意用清楚的文字(正文中的文字说明、引号或注释等)表明这几种不同的内容:1,公众普遍的看法,或者缺省配置的观点;2,庄子或其他学者的看法——这个看法通常是不同于缺省配置的;3,作者自己的看法。

我们自己的看法常常是与缺省配置相一致的,而庄子的观点与我们的缺省配置常常是拧着的。我们可以接受庄子的看法,也可以拒绝,但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用自己观察到的社会生活,去论证自己的拒绝和接受。

 

重申学术规范。

要在文中明确地使用文字、引号、脚注等方式,说明你所使用的观点、数据、事件描写及文字的来源。

人的思想不是空中楼阁,总是要有思想的基础,借用别人的思想是正常的;表明这些思想的来源是对主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在一定的意义上免除自己的责任——因为这些文字非你所写。数据、对事件的描写也是这样。自己没有亲历过的事件,自己没有调查过的数据,自己只承担鉴别和选择的责任,而对真伪当然不可能负全责。

 

我的评分依据,主要从以下几点考量:

 

1,是否是一篇文章——文章是否完整,论证是否清楚;

2,文章是否写得漂亮——漂亮不是指华丽的词藻,而是语言是否清晰、干净、简洁,逻辑是否清晰;

3,要有个体经验;

4,要有案例——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或者社会生活,或者电影中的片段;

5,理论分析要与案例和个体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6,符合学术规范,这一条至关重要。

 

2011610

北京 向阳小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667-453736.html

上一篇:环境哲学2011年期末论文题目及写作说明
下一篇:《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之后记
收藏 IP: 219.143.142.*| 热度|

5 王号 刘钢 DXY1234 davix xmh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