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2009

博文

环境哲学2011年期末论文题目及写作说明

已有 3395 次阅读 2011-6-10 14:18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术规范, 环境哲学, 期末作业

环境哲学2011年期末论文题目及写作说明

 

题目:请从下面两项中选择一项:

 1,家乡的变迁

回顾、总结自己家乡的环境变化,人们对于这种变化的看法、态度,对未来的期盼,并从环境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文章应该具备如下要素:

a,对家乡环境的描写:要有个案,有个体经历,有具体事件,有个人感受。

b,理论分析:分析自己对于环境观念的变化,社会大众对环境的态度及其变化。

 

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与家乡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而家乡变得也越来越快——越来越陌生了。

以往我们讨论个人未来的时候,主题词常常是奋斗、拼搏,工作、升学……;讨论社会未来的时候,则是发展、进步、开发资源、开拓市场……总是在人类社会内部讨论问题,很少把“环境”作为一个主角——作为一个与我们个人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角来讨论。

希望诸位通过本文的写作,重温环境哲学的一些关键词和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共同体;大地伦理;动物福利、动物权利;自然 权利;盖娅;食物链,生物圈……重温对于环境和环境哲学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和各大流派……使得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成为我们看待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维 度。

上一轮环境哲学课,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这个题目,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文章,其中两篇已经推荐到《我们的科学文化》,即将发表。

 

2,关心一棵具体的植物

写一篇文章,描述、总结、回顾本学期对那棵具体的植物的观察。诸如:这棵植物的形态及其在一个学期以来的变化,这棵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观察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并从环境哲学的角度略加分析。

 

如果还有同学有新奇的想法,不愿意写这几篇命题作文,也可以事先跟我沟通。经我同意再写。

 

文章基本要求3000字左右,不要求写成学术文本,写一般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即可。

请在2011628之前,发到我的电子信箱里。如果在两天之内没有接到我的回复,那表明我没有收到,请用其它方式与我联系,确认。

 

关于考题及写作的进一步说明

 

文章中要有具体的事件描述,有个人的亲身感受,并有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理论分析。

涉及理论分析的部分,我没有标准答案,诸位也不要试图寻找这样的答案。只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清楚地表述出来,就好。这些想法可能是幼稚的,如果它们是出乎本心的,就是结实的,就是好的。

在写文章的时候,请注意用清楚的文字(正文中的文字说明、引号或注释等)表明这几种不同的思想内容:1,公众普遍的看法,缺省配置的观点;2,某位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这个看法通常是不同于缺省配置的;3,作者自己的看法。

我们自己的看看常常是与缺省配置相一致的,在学习了某种理论之后,我们的观点可能发生变化,那就要说明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能保持以往的观点,那也要带该 理论或者该学者有所回应,论证其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同样,如果接受了该理论的观点,也要给出基于个人经验的,或者基于社会生活的案例来论证,为什么那种 观点是可以被接受的。

 

重申学术规范。

要在文中明确地使用文字、引号、脚注等方式,说明你所使用的观点、数据、事件描写及文字的来源。

人的思想不是空中楼阁,总是要有思想的基础,借用别人的思想是正常的;表明这些思想的来源是对主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在一定的意义上免除 自己的责任——因为这些文字非你所写。数据、对事件的描写也是这样。自己没有亲历过的事件,自己没有调查过的数据,自己只承担鉴别和选择的责任,而对真伪 当然不可能负全责。

 

我的评分依据,主要从以下几点考量:

1,是否是一篇文章——文章是否完整,论证是否清楚;

2,文章是否写得漂亮——漂亮不是指华丽的词藻,而是语言是否清晰、干净、简洁,逻辑是否清晰;

3,要有个体经验;

4,要有案例;

5,理论分析要与案例和个体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6,符合学术规范,这一条至关重要。

 

2011年6月10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667-453663.html

上一篇:“民科科学爱好者”系列之附记,及朱海军之《读<朱海军力>》
下一篇:庄子阅读2011年期末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
收藏 IP: 219.143.132.*| 热度|

3 杨玲 武夷山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