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大家都来吃快餐

已有 2634 次阅读 2007-8-3 13:37 |个人分类:生活

博客越来越流行了,新浪的名人博客每天都在增加,博客是网络快餐文化中最新的一道,比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还要新潮。

我从科学博客得到的好处很多,我没有理论,只要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最近Arkani-Hamed等人的文章。我先在arxive上看到这篇文章,其实Motl本人早几天就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本身就很吸引人,当Motl玩笑式地称这是弦论第三次革命让我了解到这几个作者对这篇文章的态度,毫无疑问,如果这个结果是正确的话,这篇文章将会有很大的影响。不瞒大家,除了我自己外,我已经让两个学生投入精力看看我们能够做什么。

如果更多的人能够像Motl那样在博客上公开讨论自己的、别人的工作,Harvard就不再局限在Cambridge一角,就会扩大它的圈子,Princeton小组也会成为一个更加大的virtual小组。

第二个例子是我通过Carroll等人对Brockman的World Question Center最新一轮的dangerous questions的评价了解到一些“思想者”的“深刻思考”,和Carroll等人的看法。我自己很少浏览那些网站直接看这些人的dangerous questions。 我看到P. Anderson继续做宇宙学的鸵鸟,认为暗能量不存在;Martin Rees继续着科学的噩梦;Lenny Susskind认为人择原理将像癌症一样扩散(我好像听到了上帝的笑声-_-);我们可爱的朋友Lee Smolin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类似的理论:都是不依赖背景的理论(我因此得知Lee在哲学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从Carroll和Motl的态度我知道了Carroll是美国主流知识分子-左派,而Motl是终于走出东欧最终蜕变的右派。不过,感谢这些博客们,感谢这些思想者们,让我在一天无聊的时候陷入沉思,做了一回哲学家-_-

第三个例子也许更为重要,我通过一些博客了解到一些学物理的学生在写博客,并且得知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让我们祝博客将像癌症一样扩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7-5261.html

上一篇:关于工作狂
下一篇:明天去南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