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中
青蛙实验引发明电池——伏打及伽伐尼 精选
2025-7-29 13:16
阅读:5865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5/4/7

中学物理中的电学部分,一定会学到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I=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 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这三个电学单位,都来自电学先驱的名字,即法国人安培(1775-1836)、意大利人伏打(1745-1827)和德国人欧姆(1789-1854),以表达对这些著名科学家的纪念。这里就介绍一下伏打(Alessandro Volta)。他来自北意大利,是他发明了电池,改变了电学的面貌。

意大利北部有座大城米兰,从米兰乘火车南下,半个小时就到了美丽的古城帕维亚(Pavia)。帕维亚,北距米兰30多公里,论规模,它只有8万人,比米兰小得多。可是论起历史来,却不遑多让。公元6-8世纪,这里曾是伦巴第王国首都。中世纪时,作为独立城邦,它的繁荣程度不下米兰。但到了14世纪,米兰的声势就凌驾其上了,帕维亚转而发展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公元825年成立的法律学校的基础上,1361年正式创办了帕维亚大学,在意大利第二古老,仅晚于博洛尼亚大学。帕大是欧洲的名牌学府之一,号称“意大利的牛津”,尤以法律、理工和医学研究著称于世。

小城以帕维亚大学为中心,2万学子为小城带来了蓬勃朝气。宫殿式校园是开放式的,几乎占了半个城市,古色古香,的确不亚于牛津。最富特色是大学每个庭院,都竖有名教授、名学生的塑像,浮雕以及他们事迹的介绍,不下百十座之多,以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并为他们提供学习的目标。电学泰斗伏打的塑像就在一个大庭院的中央,从大街进入学校主大门,向左侧转就到。

该校最著名的教授就是伏打。1745年2月18日,他生于米兰以北的小城科莫(Como,人口9万),出身贵族家庭。小城偎依在风光秀丽的科莫湖畔,距瑞士边境只有5公里。伏打受到良好的教育,喜欢钻研电学,在家乡任教一段时间,科研声名鹊起,1779年受聘帕维亚大学担任试验物理学教授,干了近40年,直到退休,其间曾任校长。1827年3月5日在家乡科莫去世,享年82岁。小城立有伏打的雕像,以致纪念。还设有伏打博物馆(Tempio Voltiano),献给科莫城这位最优秀的儿子。

伏打很早就开始静电研究,曾发明起电盘,又称静电起电机,可以通过摩擦产生静电。他还在1776年发现了沼气,发明了可以研究气体燃烧时容积变化的气体燃化计。今天,沼气主要用来做生活燃料,因此沼气是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恐怕是伏打没有想到的。

然而对科学影响更大的是,伏打发明了电池,改变了电学的面貌。这一成就的取得,受到了电生理学研究的先驱伽伐尼(Luigi Galvani,1737-1798)的启发。

伽伐尼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亚一个旧式的富足家庭,父亲是一位金匠。伽伐尼从小接受了正规教育。长大后入读博洛尼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775年,他被聘为母校解剖学教授,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

伽伐尼在一次实验时,用手术刀尖接触剥了皮的青蛙腿神经时,发现青蛙腿肌肉出现了轻微的痉挛,像触电一样。他排除了雷电、起电盘等可能引起的干扰后,仍然得到同样的结果。原来青蛙是自带电源呐!于是,伽伐尼创造了“生物电”的理论,认为金属导体激发了原本储存在青蛙腿里的电,从而带动了它的运动。

1791年,伽伐尼将此实验结果写成论文《肌肉运动的电效应》公布于学术界,立即引起了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伏打读到伽伐尼的论文时,也感到这位大佬的理论甚是惊为天人,于是便开始重复伽伐尼的实验。现象是重复出来了,可伏打却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蛙腿抽动的电能,不是来自青蛙,而是来自与蛙腿接触的金属”。

为了证实自己的假设,他把两种金属放到自己舌头上,此时会有微麻的感觉,这说明在不同的金属间产生了电。而蛙腿,只是受到了金属电的影响,作用跟个电流计一样。

伏打发表了这一结果,当众打脸伽伐尼。伽伐尼岂能坐以待毙,“既然伏打说不同金属间有电压差,那我用一样的总可以了吧”。他立刻找了两个相同的铁钩子去触碰蛙腿,照样观察到了抽搐。

伏打也不是吃素的,他反驳道:“伽伐尼,你的金属不纯啊,里面杂质太多,肯定有小电流”。

伽伐尼压住心里的火儿,找来了高纯的汞来重复实验,结果也成了。青蛙腿一蹦哒,伽伐尼笑嘻嘻。伏打的打脸被反弹了。

“生物电”和“金属电”,似乎都能解释“青蛙腿跳动”现象,二人你来我往,十分热闹。

从两种金属到同种金属,从杂质金属到高纯金属,从金属到木炭,从木炭到纯青蛙。伏打怼了伽伐尼一路,但伽伐尼每次都把伏打的理论巧妙化解,摁着摩擦。屡败屡战的伏打似乎也偃旗息鼓,渐渐不再发声。

如此一来,伽伐尼的“生物电”理论似乎大获全胜。1798年,伽伐尼去世,活了61岁。伽伐尼故居保存至今,可在博洛尼亚市中心Via Marconi, 25号看到。博洛尼亚的伽伐尼广场以他命名;广场中有一尊大理石纪念雕像,表现了伽伐尼观察他的青蛙实验的场景。雕像面向大学堂(Archiginnasio,音译阿奇吉纳西欧宫), 后者曾是博洛尼亚大学主楼,如今为图书馆。

然而,故事还没完。

伏打其实并没有泄气,而是在憋另一个大招。他不再跟青蛙们较劲,而换了一种不用杀生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金属电”理论。

伏打找来一块锌板和一块铜板,把它们分开浸泡在浓盐水中(代替原实验用的青蛙腿)。在这个简单的设计里,他居然检测到了电流。这就是“金属电”啊!

伏打在金属电实验时还发现了这样一个序例:铝、锌、锡、镉、锑、铋、汞、铁、铜、银、金、铂、钯。在这个序列中任何一种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相接触时,总是前面带上负电,后面带正电。这就是如今初中生都非常熟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前身。

1800年3月20日,伏打正式对外宣布:电荷就像水,在电线中会由电压高的地方向电压低的地方流动,产生电流,这就是电势差。伏打最终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但人们的鼓掌欢呼,在伏打看来无关紧要,因为他最想给展示的那个人——伽伐尼——已经在坟墓里躺了两年。

伏打没有停下脚步,他又试图扩大自己装置的规模。他把一个金属锌环放在一个铜环上,再用一块浸透盐水的纸或呢绒环压上,再放上锌环,铜环,如此重复下去,10个、20个、30个叠成了一个柱状,便产生了明显的电流。柱叠得越高,电流就越强。伏打称之为电堆,实际上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块电池,即后人所称的伏打电池。其电压可达几伏到几十伏,这在今天不算什么,然而,在当时,与摩擦起电和莱顿瓶相比,伏打电堆已经可以为科学实验提供足够的电能了,从而为随后的“电气时代”拉开了帷幕。于是20年后,安培发现安培定律;再过11年,也就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就电池本身来说,伏打电堆的发明,引起了科学界的电池研发之路。1836年,英国科学家丹聂耳(John Frederic Daniell,又译丹尼尔,1790-1845)对“伏打电堆”进行改进: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制造出能保持稳定电流的锌铜电池。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1887年,丹麦发明家和实业家赫勒森(Wilhelm Hellesen,1836-1892)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其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现代社会,电池在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很多常用的电动工具,年轻人和孩子们的玩具或者机器人,乃至重要的电动汽车,核心都需要用到电池。此外,在一些专业领域,如心脏起搏器、太空卫星,这些也都需要电池技术。追根寻源,人们不忘伏打的开拓之功。

伏打的发明,当时就很轰动。拿破仑曾在巴黎亲自观看伏打的电学实验,封他为伯爵。我们中学物理课皆学过,把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叫做伏特(Volt),即从他的名字Volta,去掉a而成,简称“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伽伐尼和伏打的理解都没错。伏打研究的是金属间的电位差,即金属电;而伽伐尼发现的“电”则来自于生物体内的细胞,“生物电”也是存在的,这也解释了青蛙神经连接蛙腿,也能造成蛙腿跳动的现象。伽伐尼的研究,证实了电可以导致生物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奠定了电生理学的基础。今天常用的脑电图和心电图,就属于电生理记录,广泛用来帮助诊断病情。

伽伐尼和伏打二人惺惺相惜,虽然分歧严重,但仍然彼此尊重。伽伐尼的一个偶然发现,引出伏打电池的发明和电生理学的建立,这在科学史上一直传为佳话。伏打真诚地赞扬说,伽伐尼的工作“在物理学和化学史上,是足以称得上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之一。”伏打甚至以伽伐尼的名字发明了“galvanism”(流电)这一术语,以描述化学活动产生的直流电。今天,关于生物学中伽伐尼现象的研究被称“electrophysiology”(电生理学)。

就这样,伏打在伽伐尼启发下发明电池,他成为帕维亚大学的骄傲,至今为师生们作为榜样津津乐道。

顺便说几句。在帕维亚大学的教授中也不乏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如1906年获医学奖的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1843-1926),主要研究细胞学。更早的安东尼奥·斯卡帕(Antonio Scarpa,1752~1832)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1501-1576)更是多方面的学者,他对现代概率论有开创之功。还发明了许多机械装置,包括万向轴,对流体力学也有贡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关中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4956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