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钢鼓狂欢节,蜂鸟沥青湖——特立尼达风物

已有 3453 次阅读 2020-3-16 14:04 |个人分类:世界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沥青湖,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0063

陆上采油

0069炼油厂

0067西班牙港

0065红宫,即国会大厦

0064狂欢节

0068沥青湖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2020/3/6

茫茫大海一望无际,只有不时传来的水鸟叫声。1498年7月31日圣三一节这天,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第三次远航,越过大西洋航行到距离赤道不远的海域,偶然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岛屿,看到三座山峰,就给这个岛命名为“三位一体”,取赞美圣父、圣子、圣灵的意思,按音译便是“特立尼达”。

今天,以特立尼达岛为主体,联合多巴哥岛,组成一个国家,国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面积5128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这个岛国印度人与黑人一样多,各占40%,混血人占14%,余为白人、华人和阿拉伯人后裔。该国是蜂鸟之乡和钢鼓的发源地,并以沥青湖驰名于世。

 

与南美大陆仅隔11公里

这个岛国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南端,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最近处相距仅11公里。岛上森林苍翠郁郁,绿草茵茵,动物种类繁多,植物兼具南美、西非和东南亚的特征,千姿百态。国土由两大岛组成,但两岛“出身”完全不同。特立尼达岛原是南美大陆的一部分,地质历史时期断层陷落才与大陆脱离,也就是大陆岛;而多巴哥是海底火山喷发堆出来的火山岛,与加勒比海东岛链的各袖珍国同一“家族”。

特立尼达岛是东加勒比诸岛中最大的一个。面积4828平方公里,占国土的94% 全岛大约长80公里,宽60公里,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居住此岛。地势北高南低,平行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北部山脉较高,其中阿里波山海拔940米,为全国最高点,山区多壮观的瀑布。中部山脉和南部山脉低矮得多,实际就是丘陵。北部和中部山脉之间,是横贯全岛的冲积平原,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中部和南部山脉之间,是低丘和谷地组成的低地。沿海遍布红树林沼泽地。全岛以平原和低丘占优势,有利于农耕。河流很多,但都不长。

多巴哥岛位于特立尼达东北,相距30多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仅4万。其形如长棒槌,东部有一条火山山脊,西为低矮的珊瑚阶地。由于岛上盛产烟草,因而得名“多巴哥”,即西语烟草的意思。

这个岛国地处北纬10度,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且多雨,相当闷热,但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终年气温在20-34度之间,1-5月为旱季,6-12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2000毫米以上,其中东部迎风地雨量可达3800毫米,而西部背风地只有1300毫米。

加勒比海诸岛深受飓风之害,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例外。每年6-11月加勒比海飓风大作,12级以上风暴自大西洋西进,横扫西印度群岛,在中美洲和美国登陆,造成重大灾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偏处于加勒比海东南端,贴近南美洲大陆,飓风刮不到,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被称为“幸运之岛”。

国土44%被森林覆盖,其中一部分为原始雨林,保持着生物的多样性。

 

黑人印裔平分秋色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不仅自然环境多样,岛上的居民也是人种复杂,有黑人、黄种人、白人,以及形形色色的混血儿。每一种肤色、每一张面孔,都记述着曾经有过的失望和欢乐的日子。

1498年哥伦布第三次远航途中发现特立尼达岛,宣布为西班牙领地。当时岛上人烟稀少,如死一般寂静。原因是这儿一度鼠疫肆虐,所以土著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岛上虽没有诱人的黄金,但有肥沃的土地,在静寂了一些年以后, 1530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该岛。1595年,英国人首次入侵特立尼达岛。

18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当局鼓励欧洲天主教徒移入,1777年法国移民蜂拥而来,1783年开始贩入黑奴种植甘蔗。后来英国与法国西班牙发生战争,英国远征军于1797年占领特立尼达,结束西班牙近300年的统治。1802年该岛正式划为英国殖民地。1814年多巴哥也落入英国之手,两岛成为英国的蔗糖生产基地。1834年废除奴隶制,黑奴来源断绝,乃从英属印度大量招募契约工,也招来不少华工,以解决劳动力之匮乏,以致人口构成上黑人与印度人几乎相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特立尼达岛建立了军事基地。1962年8月31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宣布独立。1974年与中国建交。1976年成立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官方语言为英语。由于多民族的关系,宗教多样化,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有。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全国几乎没有文盲。

 

蜂鸟之乡,钢鼓源地

特立尼达岛原名“伊利”,土著语为“蜂鸟之乡”。蜂鸟被定为国鸟,国徽和邮票上都绘有活泼可爱的蜂鸟图案。它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鸟类。个儿像大黄蜂一样,不到两寸长,因为飞行时翅膀振动极快,发出嗡嗡的蜂鸣声而得名蜂鸟(英语hummingbirds)。蜂鸟类似雨燕,但特别小巧,更让人怜爱。羽毛鲜艳嘴细长。蜂鸟飞行速度极快,时速可达50公里,既能向前飞,还能倒退着飞。飞翔时,两翅急速拍动,快速有力,而且持久。据说有的每秒可拍动50次以上,因此只能看到一团晃动的翅形。由于翅膀振动得快,蜂鸟甚至能原位不动地“停飞”,就像挂在空中。它“停飞”在花间时,就把细长的嘴伸到花瓣中吸花蜜,无意中也完成了给花授粉的任务。它主要吃花蜜,也吃小昆虫。蜂鸟的蛋在鸟类世界中也是最小的,只有豆粒那么大,重仅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鸡蛋大。蜂鸟的种类繁多,不下600种。最小的一种是闪绿蜂鸟,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蜂鸟只在西半球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集其精粹,品种和数量众多。

当地人十分珍爱它。在首都东南11公里有个卡罗尼鸟类禁猎区(Caroní bird sanctuary),面积800公顷,各种蜂鸟应有尽有。还有其他珍贵禽鸟,如朱鹭、翠鸟、鹦鹉、苍鹭、白鹭、火烈鸟,自由飞翔。为了不打扰鸟儿,旅游部门建了隐蔽的观鸟台,供游人观赏。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民热情奔放,1945年得悉纳粹德国投降的特大喜讯时,家家户户搬出一切能打响的器件,如空饼干桶、铁锅,奋力敲击,组成“打击乐器”的大合奏,其中装汽油的废钢桶声响最为突出。几位身临其境的音乐家竟从这铮铮作响的“桶乐”中产生灵感,经过多年潜心探索,将半截钢桶,桶底朝上,压为凹形,凿出一条条线槽,分出了变化无穷的音区。一种音域宽广的特种乐器——钢鼓(steel drum或steelpan)就这样问世了。用木棒敲击,可奏出各种名曲。它被誉为“20世纪音乐领域的最大贡献”。现全国有300支钢鼓乐队,曾组团来中国访问演出。

在特立尼达有一种别具风格的民间舞蹈,称卡里普索舞(calypso,又译加力骚)。它源于加勒比黑人的一种土风舞,即兴的舞蹈,又融入了西班牙、法国等地的舞蹈风格,节奏明快,动作和谐,表演风趣,在特立尼达随处可见。胸前挂着花环的舞者在音乐的伴奏下,或引吭高歌,或柔声轻诉,感染力极强。特立尼达被认为是卡里普索舞的发源地。卡里普索舞同钢鼓乐一样,是该国多民族文化的奇葩。现已传遍加勒比地区,甚至流传到北美。

全国狂欢节于3月初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几十万狂欢者聚集西班牙港,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脸、胸、臂涂抹油彩,有的戴上面具,在钢鼓乐的伴奏下,高歌狂舞,尽欢方散。

 

加勒比产油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原是一个以甘蔗和蔗糖生产为主的农业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生产改变了这个岛国的贫穷面貌,使之成为加勒比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石油工业是该国的“龙头”工业。1866年,英国公司在特立尼达岛西南部打出第一口油井,1909年发现大油田进行开采,1954年在岛西帕里亚湾发现海底石油,产量剧增,后来又在岛东南海底发现油气。陆地与浅海采油并举,1978年达到历史的巅峰,产量超过1000万吨,如今年产几百万吨。通过输油管送到西部的皮埃尔角(Pointe a Pierre)、波因特福廷(Point Fortin)和东南部的加莱奥塔角(Galeota Point),装船出口。该国的现代化炼油厂设在皮埃尔角等地,年加工能力超过本国产量,尚需从委内瑞拉等国进口部分原油提炼,输出成品油赚取外汇。当地电厂多以天然气为燃料。以油气及其炼油副产品发展石油化工,其收益不亚于原油生产。该国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甲醇出口国。

近年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致力于经济多样化,鼓励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用石油收入实现工业化。大型工业项目多集中在西岸利萨角(Point Lisas)新辟的工业区,占地640公顷,这是加勒比地区最现代化的工业基地之一。三大城市西班牙港、圣费尔南多、阿里马(Arima)也都新辟了工业区。除了油气行业外,还有钢铁冶炼、造船、水泥、汽车装配、电视机组装、轮胎、制糖、玻璃、电子元件等现代工业。

石油产业和制造业崛起后,农业地位相对削弱。农产以出口糖和可可为主。此地曾经是烟草故乡的主产地之一,今日的产量已经微不足道。耕地约占国土面积3/10,主要用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柑橘等水果和蔬菜。蔗田分布在西部低地,可可园咖啡园在中部,椰子园在海岸带。还种些水稻,由印度人用水牛耕种,但产量有限,粮食主要仰赖进口。畜牧业和渔业也比较薄弱。

交通联系便捷,铁路不长,已停止使用。而公路四通八达,大小汽车40多万辆,平均每3个多人一辆,已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两大岛之间通班机和汽车轮渡。旅游业发展较快,每年接待游客已超过百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成为国家重要的外汇来源。

 

西班牙港和沥青湖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加勒比海诸岛国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70%以上。其中首都西班牙港和圣费尔南多为两大城市。

首都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位于特立尼达岛西北海岸,包括郊区和卫星城,人口40多万。1595年,英国人入侵特立尼达岛,西班牙人把首府迁到一个印第安人渔村,改称西班牙港。这就是建城之始。市名一直沿用下来。

滨海一带地势平坦,丘陵起伏其间。殖民时代的木头房屋还部分存在,古旧的建筑旁耸立着钢材玻璃结构的现代化高层楼厦,在灯光照耀下,酷似新发迹者们张开大嘴露出的一排排白得发亮的牙齿。这些新发迹者是1970年代石油买卖大展宏图的见证人,居民们管那一段富得流油的日子叫“集体发财”的岁月。

西班牙港的街头景象十分繁华。五光十色。既有各式教堂,也有印度教神庙、穆斯林清真寺和犹太寺庙。信仰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anism,起自牙买加的黑人宗教)的非洲裔黑人拉住了意大利女游客谈生意。走一段路,手里就会拿到几份信仰伊斯兰教的尼日利亚人给人们散发的穆罕默德英文版传记。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停下脚步听听白人女教徒的布道。或者又有一个喝得醉醺醺的浸礼会教徒,身穿黑色法衣跌跌撞撞地走过来,拼命地叫喊着:“小心灾难来临!”五方杂处的人们充分地宣泄着他们用不完的精力。

市中心有一个面积达80公顷的大型公共绿地——女王公园(Queen's Park Savannah),为主要街道幅集地,也是狂欢节的主会场,南侧坐落着国家博物馆。市内有许多广场和古建筑。伍德福德广场(Woodford Square)是为旧城商业区中心,周边坐落着壮观的“红宫”(Red House,1906年建),即国会大厦,以及市政厅和圣三一大教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南边不远是长长的独立广场和罗马天主教大教堂。市区最繁华的地段是弗利特里克大街(Frederick)。街面虽不算宽,但两旁都是出售各种商品的店铺和摊位,而且商品种类繁多,来往行人人头攒动,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繁华之中露出点点纷乱。

在特立尼达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华人,不少居住在西班牙港,开杂货店、餐馆、超市、贸易行等,侨社资本雄厚,是拉美各国侨胞中情况最好的之一。

此地天然良港可同时停靠8艘吃水10米的海轮,为加勒比最大海港之一,年吞吐量约2000万吨,其中最大的码头是国王码头,集装箱排列整齐,运转效率很高。

东郊13公里的圣奥古斯丁为西印度大学特立尼达校区所在地(该校在牙买加和巴巴多斯也有校区)。市区北部为高级住宅区。西部港口附近和东南郊沼泽地为贫民住宅区。工业区布设在东郊通往皮亚尔科(Piarco)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的两侧。此机场是加勒比地区的主要机场,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往南北美和西欧,与多巴哥岛首府斯卡伯勒(Scarborough)机场也有定期航班,岛际来往很方便。

沿特立尼达西部的高速公路南下经过印度人聚居的查瓜纳斯(人口8万),车程50多公里,可到第二大城市圣费尔南多(San Fernando)。该市带郊区居民超过10万。为特立尼达南半部的工商业重镇,它地处丰富油田之中,其经济以石油开采和提炼为主,其他行业都为石油业服务。市内保留不少西班牙式建筑物。居民中有大量印度人,市面充满印度风情。

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行20公里,有个举世闻名的沥青湖(Pitch Lake),装在湖里的不是水而是沥青,引来无数游客和考察者。这个滴水俱无的“湖泊”,在岛西南拉布雷阿(La Brea)附近,面积47公顷,湖深90米,蕴藏着天然沥青1200万吨以上。湖面状如大象的厚皮,表面沥青一部分较软,大部分较干硬,上面能站住人,还散发着刺鼻的沥青臭味。在20世纪炼油厂出产炼油副产品沥青以前,此湖一直是世界上天然沥青的主要供应地。它铺在地面闪闪发光,号称“灰色闪光的马路”,特别适于夜间汽车行驶。英国特享其益,伦敦至伯明翰国家一号公路就用此湖的沥青铺面。

沥青湖年产几万吨沥青,好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头一天挖走几十吨沥青,翌日那窟窿自动填平,就像神话中的宝湖。其实窟窿是湖底压力导致沥青从地底冒上来补平的。实际上湖面在缓慢下降。据说,1595年英国人曾用这里的沥青补船缝。直到1870年,湖面仍高于地面,沥青四溢泛滥。开采至今100多年,湖面年下降15厘米,累计挖走1000多万吨,湖面下缩至湖岸以下15米处,按现有速度尚可开采近百年。沥青湖的成因,多数人倾向于火山口形成说: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与其他物质混合,通过裂隙涌入死火山口,满溢成湖。石油挥发掉了,其固体残渣便是沥青。今天,人们仍可从湖面缝隙中冒出的热气,感受到地下热力的余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223785.html

上一篇:爱尔兰西部港城——戈尔韦
下一篇:统治德意、醉心科学的皇帝——腓特烈二世
收藏 IP: 77.6.25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