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八一起义建军地——南昌

已有 4063 次阅读 2017-7-30 16:22 |个人分类:中国各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南昌起义领导者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提起江西省会南昌,人们立即会想起在此爆发的八一起义。这座城市不仅名垂现代史,而且历史悠久,滕王阁等名胜遐迩闻名,又是前往庐山的出发点。



襟江带湖

南昌地处赣江下游东岸。市区距鄱阳湖约40公里,地势低平,河渠纵横。东北部多湖沼,西南部有山丘。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称誉。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取“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公元前202年汉朝名将灌婴率兵进驻南昌,次年筑灌城,是南昌建城的开始。设为豫章郡治所。唐代名洪州,为江南西道(江西省名由此化简而来)治所。元代设江西行省,以南昌为省会迄今。1926年设市。

南昌现辖5区4县,面积7372平方公里,人口492万。其中市辖区面积617平方公里,建成区2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515万,市区常住人口230多万。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为著名的夏季火炉之一。年均降雨量1700多毫米。4至6月较为集中。

工业有航空、轻纺、机械、化工、电子和冶金等。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是我国教练机、强击机、农林飞机的生产基地。1954年,该厂将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送上了蓝天。南昌传统工艺品瓷板画、乳白瓷雕、象牙微雕等均远销国外。市郊农产富庶,素称“鱼米之乡”。

南昌为江西水、陆、空交通枢纽。南昌站为京九铁路中途最大的车站。昌福铁路通往福建。南郊向塘是有98股道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最近,南昌西站投入使用,为高铁车站。高铁沪昆线连接上海,长沙等地,城际高铁通往九江。

公路交通到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周边省会全部在5小时以内。水运以赣江,鄱阳湖为主,最大内河装载能力为1000吨。昌北国际机场距市区20公里,航班可达全国各大城市。两条地铁2015年建成,总长51公里。

市内有南昌大学、江西师大、南昌航空大学等高等院校。南昌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主校园前湖校区位于赣江之西,占地据说4000余亩。校园之大,要坐电瓶车走全程。校园内有卧龙岗、龙腾湖、润溪湖等景致,碧草如茵、襟山带水,是求学治学的理想园地。全校办有12个学院,7万多学生,真是一所宏伟的学府。

南昌中心市区在赣江和南昌火车站之间,大约4公里的范围内。其中中山路,胜利路,象山路等老城一带最为繁华。贯通南北的八一大道沿线,是新兴的繁华闹市。东面是以省级机关为主的行政区和大专院校较为集中的文教区。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北伐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被誉为“英雄城”。市内以“八一”命名的建筑、景点比比皆是,如“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塔”、 “八一公园”(百花洲)、“八一大道”、“八一大桥”等。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1956年筹建,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馆名由陈毅元帅手书。总指挥部前身为江西大旅社,位于中山路256号,建于1922年,是当时南昌最大的旅社。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起义部队包租了旅社,把指挥部设在这里。就在这里的“喜庆厅”,起义领导者们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后来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这里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纪念馆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的砖泥建筑,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共四层,建筑的外观采用水泥浮雕花式,楼内有一天井,是中国传统式的建筑格局。纪念馆展示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从北伐战争到井冈山会师的光辉历程,对八一南昌起义从筹划到胜利的全过程更是做了全面的展示。

纪念馆中藏有伴随周恩来多年并在南昌起义期间使用的一条破旧的毛毯,起义总指挥贺龙用来计时的怀表,以及朱德在八一起义中所使用的盒子枪等珍贵文物。

八一起义纪念馆院内矗立着领导起义的一代英豪雕像,即周恩来居中,朱德、贺龙、叶挺和刘伯承四位军官分立两侧的金色群雕。

1977年八一起义50周年时,破土兴建一座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坐落在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南端。1979年1月落成,塔为长方体,塔顶有直立的花岗岩雕“汉阳造”步枪和用红色磨光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总高45.5米,此塔已成为南昌市的标志。



滕王阁

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滕王阁雄峙于赣江之滨,背城临江,遥对西山,俯瞰江流,是一处誉贯古今、名扬中外的江南名迹。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其名,并称为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

滕王阁于唐代永徽四年(653)为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时所建,因此而得名。三大名楼中,为何滕王阁独称“阁”?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楼是重屋,即二层以上的房屋。阁原指架空的楼。后来一般阁都带有平座,四周设栏杆回廊。实际上常将“楼阁”二字连用。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们使用功能的不同,楼的用途广泛,而阁仅限于游憩,藏书,供佛等,如颐和园的佛香阁是佛阁,宁波的天一阁是藏书阁,滕王阁最初是为滕王所建的歌舞娱乐场所,因此也称阁。而黄鹤楼和岳阳楼都是出于军事的需要而建的,所以称楼。

迄今滕王阁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滕王阁既经历了歌舞升平的年代,也饱尝过满目疮痍的风霜,屡毁屡建。建阁20多年后,洪州都督阎公于上元二年(675)进行了第一次重修,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写下了传诵至今的《滕王阁序》。历史上最后一次重建是是在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1926年,当北伐军克复南昌前夕,滕王阁被军阀邓如琢焚毁。

文以阁名,阁以文传。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第29次重建滕王阁落成,吸引着中外游人。它坐落在沿江大道中段,叠山路口,在清代阁址以北300米。高阁面城临江,西南水天相接处,南昌大桥依稀可见,西北又与八一大桥遥遥相望,所以新阁的位置既与故地一脉相承,又考虑现代取景的需要,尽可能地体现了《滕王阁序》中的意境。

这是一座仿宋建筑。宋代建筑是对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时间相对较近。1942年,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协同弟子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这就是第29次重建设计的主要依据。另外,还参考了宋代李诫(?-1110)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代的建筑规范。

新滕王阁净高57.5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二级台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的形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而在内部计算共有七层。加上二级台座,滕王阁共九层,寓意“九重天”。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坐落在南昌市南8公里定山桥,青云谱路259号,乘20路车可达。1959年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陈列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的书画作品。

纪念馆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环境清幽的著名道院。唐代已在此建“太乙观”。以后累经兴废,至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来此隐居,并在原有道院基础上重新修建,又取道家“吕纯阳驾青云来降”的传说,始定名为青云圃。清代康熙年间,又改“圃”为“谱”,据说寓意为青云传朱明家谱,自此青云谱之名沿用至今。

院内环境幽雅,修竹葱郁,清新秀丽。百年古樟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遒劲,覆护着青砖黛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宁谧。道院的中部有一间房舍名“黍居”,又称“方丈室”,原是八大山人的住所,也是他的书斋和画室。尽管这所道院在清代经过多次修建,但整个布局和结构却保存了八大山人创建时的规模和格调。1959年,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馆内现竖有这位书画大师的塑像。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一生坎坷,原是明王朝的宗室,为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生于南昌,身居王府。少年即能书善画。明亡时年方十八。昨日的王孙,变成啼泣路隅的遗民。他和弟弟隐居于深山。两人把“朱”字拆开,得“八”,“牛”二字。哥哥改名为“八大山人”,“大”取自“耷”字的上半部,因为他身处深山,故自称“山人”。他弟弟改名“牛石慧”,三字草写起来可成“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清朝的不屈态度。

后来八大山人落发为僧。年三十六,八大山人回南昌学道,在青云谱构筑道院,当住持隐居。于62岁离开,最后修筑“寤歌草堂”度过了孤寂的晚年,终年八十。

八大山人兼善诗书画。绘画最负盛名,擅长花鸟、山水,其阔笔写意花鸟画,以象征寓意的手法、夸张奇特的形象、简朴豪放的笔墨、孤傲雄奇的格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貌,给后世画家如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以深远的影响。1985年八大山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

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和许祖殿为主体,各殿现已辟为八大山人的书画陈列室,轩朗雅致,翰墨飘香。陈列虽然均为复制品,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这位伟大艺术家作品的风格特点。


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vln9.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68731.html

上一篇:童话之路的德国小城——哈默尔恩
下一篇:非洲最甜的国家——毛里求斯
收藏 IP: 80.171.2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