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qx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qx2016

博文

中华风情(五):荡口古镇江南瑰宝 华氏义庄孝义天下

已有 7346 次阅读 2018-10-12 07:15 |个人分类:旅游游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旅游游记, 江南梦, 历史文化, 摄影, 无锡荡口

 

荡口古镇江南瑰宝  华氏义庄孝义天下

-华庆新- 

        您对自己的祖先知多少?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有家谱者自豪而认同,更重视故土家人。中华姓氏源远流长,生命繁茂春华秋实,开支散叶繁衍不断,万姓同根脉络不乱。笔者虽为上海人,实为无锡荡口北河亭派华氏第二十八代子弟。今年(2013年)5月随我们华家13人一同由上海去无锡荡口镇寻根访源认祖归宗,参观了曾祖父华襄云创建的义庄《华襄义庄》,参访了号称江南第一义庄的《华氏老义庄》,观看了保留完好的华氏宗谱,还拜谒了祖父母陵墓。无锡荡口,这历史文化名镇确实名不虚传: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文化的长河流光溢彩,文人荟萃名人辈出,明清故居遗存与近代商贸实业交相辉映,独特的义庄文化更令人敬仰赞叹。

0884s

图1 无锡荡口华氏老义庄前厅的匾额,华氏第28代、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题字

        华姓在中国人中并不多见,大部分出自无锡荡口。这古镇现在名列城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小镇出了很多名人,如翰林学士华察,数学家华蘅芳,琵琶艺术家华秋苹,漫画家华君武,实业家华鸿模;异姓的国学大师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音乐家王莘,美国科学院院士顾毓秀等。荡口是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江南历史文化古镇,其义庄文化独具一帜。由耕读起家,以教育传世,善经商实业。近年荡口与甘露合并为鹅湖镇,但仍沿称荡口。

        中华姓氏历五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姓氏的国家,比欧洲英国早四千年;而日本本无姓,明治维新时一条法令要求所有人取姓,于是冒出山口、田中、松下、渡边等10万个姓,个中毫无关联。中国姓氏以父传子,用人类第23条Y-男性染色体为稳定的基因遗传,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提供了一份珍贵遗产,对遗传疾病研究奉献坚实资料。限于篇幅无法展开详述。姓氏既有科学,还有文化。姓氏研究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汇。姓,是女人生子,讲血亲关系;氏,为姓之衍生分支,是古代贵族宗族称号,源出父系社会。古时,姓决定可否通婚,氏区别贵贱。不过现已混用。

中华姓氏源流树状图s

图2 中华姓氏源流树状图此图由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姓氏源流研究首席专家袁义达作顾问绘制。中国人初次见面时会询问:“您贵姓?”得知彼此同姓后往往顿生亲近:“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想必您一定对自己姓氏在这姓氏亲缘树的位置感兴趣吧! 您属哪条支脉哪片叶子?华姓在[商(子)]枝条左侧上二。

北宋首版百家姓的前32位如下:华姓位居28,总共411个姓。
   
   

           
2006年中國依人口数調查百家姓次序由袁義達主持完成,华姓居180位。前十位是。2012年统计,王姓第一。 华姓人口从来不多,现在大约有69万,只占全国人口的0.053%。为什么华姓在北宋首版百家姓中位列前茅,第28位?华姓排名得前,原因有二:(一)华姓显贵,在宋朝就认可。其名人众多,群星闪烁。自得姓后,世代显达,两晋前北方名人众多,南北朝后南方华姓显贵。(二)华字是中国、中华、华夏的代称、简称。既是国家地域概念,又含民族、人种之意。中华者,“中”侧重自然地理(天地),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一般代指中国。华族是汉族更早的称谓。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融合,形成了春秋时称为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对华字的尊崇喜爱,是华姓靠前的原因。难怪华国锋弃苏姓而归附华姓!(此为戏言:其名摘自其参加的组织‘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中的三字。)

华字abc-s

图3 家父华明之从不同字帖收集的20种手书‘华’字。

华姓的来历众多:

渊源一,是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渊源二,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传说中的颛顼帝高阳氏。
渊源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渊源四,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末期秦国公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先秦时华姓活动于河南一带;宋朝华姓大约有18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2%靖康()年间南迁,现江苏为华姓第一大省,约占华姓总人口的65%

   

《华襄义庄》虽破犹存 尽显历史斑驳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闻名天下,又以其博大情怀在北宋1050年于苏州创建义庄。此后义庄这种以氏族为中心的农村市镇的慈善机构,在江南生根开花。清朝至民初,华氏在荡口镇共建义庄七处,义田之众、善举之广,江南罕见,现有三处基本保存完整,包括曾祖父的华襄义庄。

C:\Users\huajia\Desktop\blog-荡口\0888.jpg

0889s

图4 摄于《华氏义庄展示馆》正厅,标示无锡荡口的七个义庄

       图5 曾祖父华襄云的华襄义庄规模小,位于图中

            曾祖父华襄云(1851-1925)出身农家,后学缝纫设缝纫铺,续往上海发展,开绸缎店、小钱庄。民国初年在荡口置地,捐五百亩一栋房作公益性《华襄义庄》,兴教育,作慈善,而子孙不得个人享用。他以一己之力,白手起家,稍有不大的财力即独资办义庄,回馈乡里,精神难得,在荡口也仅见。

tu6-new.jpg

图6 襄华义庄大门左右各立一石碑,惜因日照墨迹消减,现用2006年照片

左侧碑文如下,照片从略: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荡口华氏建筑群

江苏省人民政府

二00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布 无锡市人民政府立

  图6系右侧碑,记文如次:荡口华氏建筑群,位于无锡东乡(今锡山区鹅湖/荡口镇)。华氏为无锡望族。明清两代所出进士众多,而荡口镇更是华氏一族聚居之地。自明初迁居荡口以来,华氏一直是当地的大姓。现存明清及近代建筑主要有华氏老义庄、华氏始迁祖祠、华衡芳、华世芳兄弟故居、华绎之故居、果育鸿模小学、华襄义庄等以及几条老街巷,相对集中分布在北仓河沿岸、新当里、黄石弄和人民路以东、三公祠以北一片,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60年代这里拆除了大批古民居。经历几个朝代、由108家大户共建的连片甲宅,目前只残存三间义庄。所幸襄义庄虽破残却还保留。从人民路进生产街,我们在荡口镇文化站华氏家族联络官华金生引领下开始寻访故里。

图7ab.jpg

图7 华襄义庄鸟瞰          正房内的栋梁仍然残存着当年的彩绘云纹图案

            华襄义庄外很宽敞,靠河道有小码头,通道像有顶盖的弄堂。从船上下来,人可避风雨,货可歇脚。可以遥想当年船到码头客上岸的热闹情景。 而河道对岸故居邻邻,屋墙斑驳,河边有悠悠垂钓者,雅趣昂然。图7最下为河道,右下为小河船运码头。正门临街,一门四窗,三进共20间房。第三进有东西厢房。

图8ab.jpg

图8内观华襄义庄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是高于山墙屋面的墙顶

        石板路窄巷道隐喻着悠悠岁月,华襄义庄马头墙数说着往年沧桑。马头墙既实用,又有装饰艺术品味。华襄义庄第一与第二进之间有棵玉兰,西侧还有水井,当饮水思源,追思先辈。我们一行辈分最高的七叔华家骔,现年85岁,是华氏第27代,也是目前荡口华家辈分最高者。他于2008年写华襄义庄考辨,忆及1934年来此祭祖,后在门口小河码头搭小火轮经苏州回上海。而今屋内栋梁彩绘依旧,窗棱上当地特有的当作玻璃的贝壳薄片还仍然相当完整!华襄义庄的屋顶瓦当也完整无缺,各房虽已破残,但镇政府已经完成搬迁任务。2018年修整完毕。

        由于经管义庄的祖父的五哥没有留下回忆,我们不知道华襄义庄办义学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对祖上的义庄老屋、对先辈,仍然都心生亲切和敬仰。

《华氏义庄陈列馆》: 江南第一义庄

            幽深绵长的青砖小巷记载着历史沧桑,清幽雅致的义学老庄承载着文化道德传承。华氏老义庄即现在的华氏义庄陈列馆,在2013年初装饰一新,对游人开放。这老义庄是无锡荡口华氏的华进思、华公弼父子于清乾隆年间所建,是家族创办的慈善机构,所属义田收入用于接贫济困、助学励才。

            义庄究竟是做什么的?对于本族‘四穷’:领口粮、衣料,领婚姻费,领丧葬费,领科举费,借住义庄房屋以及临时借贷。他们的基本生活费用有保障。

 

图9ab.jpg

图9 华氏老义庄正门    怀芬书屋就是当年的希望工程小学,游客也来坐一下

            老义庄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有“江南第一义庄”之称,现存房屋四进,占地三千多平方米,为清初明式建筑,门前隔河照壁、码头、八字照壁,门厅两侧墙脚嵌着碑记数通,梁枋与斗拱上分设彩绘、雕刻,第三进正厅竟是楠木结构。义庄造得如此讲究,足见华氏家族的富有和对济贫助学的重视。

图10ab.jpg

图10 雅致的雕花窗棂    大厅挂着两个义庄创办人华清莲和曾祖父华文奎画像

              华氏老义庄自南向北依此为隔河照壁、码头、八字照壁、门厅、轿厅、正厅、后厅。门厅两侧分置碑记各一块,梁枋与斗拱上分设彩绘和雕刻;轿厅与正厅之间设东西两厢;正厅系楠木结构,三间七架;后厅三间七架,东侧墙上嵌有书条石若干。华氏义庄系江南地区典型的清初明式建筑,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第三进楠木正厅以及门前隔河照壁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明清两代华氏在荡口镇共建大小义庄七处,华氏老义庄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同时也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义庄,对研究江南地区义庄的兴起与发展以及江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华氏老义庄内墙有大幅捐赠记录,包括华姓和其他义庄。其中记录华鸿模之父华存宽承父亲华清莲之意捐田千亩,华鸿模之孙为华绎之。图10右为华清莲及华文奎(曾祖父华襄云)兴建义庄的照片;图11为义庄条约、细则、续申规条等说明,是研究义庄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极好条文。

        义庄设置第一功能是救四穷。四穷者鳏、寡、孤、独四种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鰥,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四穷,即丧妻失夫无子无父者,等于当今养老育孤院,赡养五保户;义庄第二功能是为贫困失学儿童设立清末民初的‘希望工程小学’;第三个功能是赞助贫困但有志参加乡试的青年,像当年甄士隐之赞助贾雨村,或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学生。其他:助婚资、贴葬费,还挺人性化。

图11ab.jpg

图11义庄条约、细则、续申规条说明, 都是难得的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史料

        为妥善管理义庄,设定十款条约:1)专责成以固义田,推举一名董事两名司事,三年为期。2)量义田租息以均出入,10月清租,1170石,一半发四穷,一半抵作各种费用,务从节俭。3)定薪俸以时支取,主事每年60两,司事30或40两,催租扇仆饭米3石6斗(是否以一天一升计?)。4)严查察以杜弊端,不得挪移出贷。5)别宗派以防顶冒,四穷每月给米一斗。报名时要品行端方之人到庄保举,董事查访后入册,依名次挨补。6)辨老幼以定年例:鳏寡需过五六旬,孤子3岁至20岁在册。7)谨调度以惜物用。8)借考费以鼓锐气,俊秀无力应试者可住庄内,乡试定3两,会试定5两。9)助婚资以重嗣续,以三两为率。10)贴葬费以安骸骨,或一两或五钱。这义庄主要是给贫穷族人以经济资助,并有一套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

         此外还有补充的八条细则:1)酬厚本支以昭敦睦,为追加五服内近支复捐田120亩,月米一斗者加五升,寡妇加一斗,以50名为则。2)设立回课以切观摩,每月12日考生童齐集义庄,占题会考,本庄备两粥一饭(相当抠门啊!),评定甲乙。3)严办淑匿以警,有坏乱风俗者不得给发。4)忍却流丐以重固穷,懒习而甘入下流者不得入册。5)隔属不给以戒弃基,迁居他县者停发。6)定期(初五)给发以绝参差。7)小康缴票以广济贫,交票给后继候补者。8)严定罚规以杜匿冒,死亡者家属缴票,领3两殡葬费。犯规者追缴所领之米。

        其续申四条规也有详细规定,如年终销算以示秉公,交代详明以防延误。还规定每年冬月发100领棉衣,还规定义冢管理条例,公布了捐田总数和分项田亩,很公开透明!当时农村能有这些安居民生的具体措施,真还有超前意识,总揽了现在的民政部门!看来中国社会的慈善救济古已有之,从宋朝范仲淹开始逐步完善,自我调剂管控能力很强!

        义庄当然以巩固宗族为目的,但也是古代儒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理想的具体实践。治国以齐家为基础,江南义庄不仅是对家族的保护,也是以服务社会、减轻国家负担为己任。义庄以慈善为目的,建立在独立财产基础上,以财产运作支持慈善,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或可看作雏形的基金会。

图12abc.jpg

图12义庄内有雅致的亭园造景,内外装修都很清新脱俗,像小巧的苏州园林。

            华氏义庄内有怀芬书屋,其家塾义约九则,拨田百亩,小孩6岁无力上学即可入家塾。墙上有有华贞固的训蒙习书。义庄里还有华氏碑廊,陈列碑刻。老义庄的新砖雕门楼,有精致典雅的麒麟、凤凰,尽显江南风情。

华氏宗谱:历史与现代交融

            在华氏老义庄正厅左侧有华氏宗谱陈列室,铁皮柜里满是华氏各家族派系分支的家谱族谱。华氏宗谱、家谱文献现存70多件。其中《华氏宗谱》三省支第三册有四卷,由存裕堂刻印。我家就是三省支北河亭派,家谱编在三省支第三册卷四的北河亭派(应是河亭的北面村子繁衍分支),由华鸿模编辑。

            华氏宗谱头三页说的是千年前开始的华姓历史:春秋时宋戴公子,食邑于华,始以邑为氏。三国时。居于沛国。居于平原。居于广陵,其在吴群者曰,字永先,任吴为秘书郎。始居金陵之无锡。曾孙,生子二,华宝无出,嗣弟寛子(下部加心)→暎→瑞→祥→庆→福→吉→圆→元→端→永→寿→崇→圣→富→贵→荣(迁居汴)。宝裔孙(字孝文),仕宋为主爵都尉,遂家汴梁。荣生,兴生,皆授国爵。良生原泉(一作源泉)。故原泉为荣之曾孙,孝祖二十一世孙。即今之南渡始祖。
           我们现今之所谓第26-30世,是从南渡始祖为第一世算起,也就是从河南动迁到无锡安身后的华氏。《宗谱》第21页记:靖康(宋钦宗 1126年丙午)间,自汴梁扈驾南渡复归无锡古籍梅里乡之隆亭。今为南渡始祖。华氏到第十六代华渐逵为北河亭派,其弟渐适为南河亭派。第二十三代华世藩à胜祖à25代华文奎,即曾祖父华襄云。最后的宗谱照片之幼子国祥即祖父华国祥,当时居上海法租界秉安里。现在大多年轻人对中国人名的名、字、号不甚了了,为此列出笔者祖父辈以及父辈的名、字、号: 
        第25世  华文奎  原名文魁 字鈞巧 号鏞庭(又号:华襄云) 
        第26世     文奎长子 国棟 字涌泉 号清廉
                         文奎次子 国樑 字润泉 号企廉
                         文奎三子 国桢 字洵泉 号渭廉
                         文奎四子 国幹 字瀅泉 号小廉
                         文奎五子 国均 字淇泉 号景廉
                         文奎幼子 国祥 字氵丙泉 号治廉 (笔者祖父)

        请注意:第二十六世一般称国字辈,因为名的排行是‘国’字,字的排行则是‘泉’,而号以‘廉’排行。很复杂!

        第二十七世华国祥后辈,是‘家’字辈,五子名:华家骊,字鸿申;华家騄,字运申;华家駉,字耀申;华家骜,字永申;华家骔,字伟申。名字第三个字必须是马字偏旁的字,且是好马。偏旁十一划以上的字:驱 骠 骢 骖 骁 骄 驐 驿 验 驘 驌 骤 骥 驴 驩 驦 骧 骊 驫。认得吗?太有学问啦!;第28世为‘庆’字辈,笔者为庆字辈次子。第29世全为1949年后所生,惜已无排行。

        宗谱总共191页,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915年) 华鸿模始修支谱,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父亲生于1913年,刚被记录,由存裕堂刻印。此后家谱则是前些年听彝堂新印。不过此文已长,不宜一一登录,有兴趣者可详看宗谱。 

世事沧桑花开花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唯有姓氏默默诉说那无尽的世代传承。


荡口古镇展新貌,义庄人文永传承

        荡口古镇人文荟萃,风景宜人,历来是富庶鱼米之乡。地处江南名城无锡、苏州、常熟三角地中心,紧靠鹅湖,水陆交通方便,是惟一坐拥湖光水色的江南古镇,给人以古朴、恬静、繁荣的感觉,誉为“无锡后花园”。此地处处是河湾港汊湖淀荡浜,小桥流水重重,古居柳枝依依。由太湖进鹅湖,一路波光水影,两岸麦黄稻绿。有道是:繁华名乡长卷任风卷,鹅湖灵秀古镇清流携韵流。

图13荡口新建景区牌楼,其后广场楼亭接一弯碧波池水,一排民居商店

        荡口镇还真有钱!要拿九亿元重建以荡口牌坊为中心的旅游核心景区,已定于2013年10月1日开街。届时一个类似周庄、乌镇,但有人文、义庄特色的江南古镇将奉献给世人。其义庄更是其他古镇所没有,难得的人文文化遗产。

        荡口镇历来名人辈出。明代首创铜活字印刷的华燧,第一个用工尺符号记录大量琵琶曲谱、《十面埋伏》琵琶曲编写者、清末民族音乐演奏家华秋苹,引进西方科技、开创我国兵工、造船、机械等工业,并与徐寿合作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黄鹄号”的华蘅芳和同为数学天才的其弟华世芳,首创乱针刺绣法的民国刺绣艺术家华图珊,民族实业家华绎之,当代漫画家华君武,作曲家王莘等都出自荡口。此外,国学大师钱穆、钱伟长叔侄,中科院院士钱临照、钱临希兄弟,著名音乐家刘天华,以及教育家顾毓秀等都曾与荡口结下过不解之缘。黄石弄北侧深灰色的晚清建筑,就是制成中国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的工业科学家和近代数学奠基人华蘅芳的故居,里面陈列着他的科学著述、百幅图片和中国第一艘自制火轮,展示出华氏家族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荡口历来是富庶鱼米之乡。出名的青荡米,堪比小站米、京西稻。若在清末民初沿镇上清流驾小船摇进小港,一路可见或恢宏或小巧的明清古居,粉墙黛瓦、飞檐高耸,既繁华又幽静。蜿蜒伸展的青石板路临水而建,街上店铺密密麻麻,茶肆酒楼一应俱全。荡口忝列为国家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当名副其实。

图14 关公是中国历代的忠义典范,荡口关帝庙与荡口中学隔河相望

                在一派粉墙黛瓦的民居中突见杏黄色关公庙宇,十分醒目而和谐。 这千年古镇,拂尘露珠轮廓初显,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正向我们走来。荡口文化植根于古吴文化,又具特色,经上百代薪火相传,激浊扬清,吴文化在荡口形成了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尚德是吴文化的精华,是荡口文化的首要特色。五大特色文化的核心是“孝、义”,以‘孝’为家族关系之纲,以‘义’作社会交往之纪,重教育讲礼仪,使荡口历代人才辈出,光耀千古,泽惠百代。

图15ab.jpg

图15 照片后景五层楼的荡口中学环境清幽建筑古朴

            荡口中学依河而建,粉墙黛瓦、马头装饰,清气脱俗,是学生静心学习的大好场所。亦见荡口古来的崇教之心!荡口中学附近的荡口实验小学更出名,即果育鸿模小学。该校由清末举人、实业家华鸿模创办,走出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临照、国学大师钱穆、美国科学院院士顾毓琇等。荡口历来崇觞教育,无论是家教、义学,还是新学校,都十分成功。明清两朝荡口的进士、举人及其他各类俊才众多。顺便说一句,钱穆父亲教书而家贫,他十一岁丧父,全靠义庄救助。迁居荡口后更得到华家,特别是华繹之家族资助。入果育学堂接受较系统的国学和新学教育,又蒙华家有识之士慧眼识珠,与其他华姓子弟一起送人当时最好的常州中学堂。继后又是华繹之将他家藏书极多的藏书楼交付于钱穆,两年闭门苦读,学识大进,至有后日的国学大师!可以说没有华家及义庄文化的帮助,钱穆难以成其名。

        正由于华氏重教育善学习,在清末民初汲取西方科学文化商业贸易之长,发展很快。与其他江南古镇不同的是,荡口古镇呈现了中国社会由古老传统向近代化过渡的混搭风格、驳杂色彩,有一股近代“科学强国,实业发家,文化怡情”的创新崇新热诚。荡口镇几乎与上海、苏州同步亮起电灯,镇上建有发电所。工商实业家华绎之办起了果育学堂,聘请国师钱穆执教,并培养出像钱伟长这样的大师。 此外,这里独特的义庄义学可以戏称为是清末的‘希望工程小学’+‘近代福利院’+‘现代养老院’,也即五保户家园。稳定的社会结构组织令学子安心学习,也使人学有所用,发挥专长,无论是治学经商或搞实业办工厂。

          现在新景区正在紧张修建、招商引资。以楼亭为中心,一湾清水,周边一圈商店民居,是典型的江南风光。开街节后会有许多当地和外地游客。景区内有许多石质小桥,虽没有周庄双桥的名气,却也别有含义:积善桥、忠佑桥、孝义桥,应合荡口的‘孝义’主旨。

           滚滚长江东流水,浩淼太湖月明珠。荡口拥抱着这片锦绣原野,密如蛛网的河道湖荡繁衍着世代华姓子孙……。荡口华氏义庄表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善举、讲道德的民族。撰写此文,一为追思先辈,二为传承荡口特色的义庄文化,三是希望我们华家后辈都能知道老祖宗的历史,继承华家(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和品格!

        什么是华氏家族的基本品格?是否可以概括如下:

        为人:孝悌仁爱,尊老爱幼,勤奋节俭;

        处事:忠义谦厚,诚恳朴实,不尚虚华。

                                     2013年8月完稿于克利夫兰,2018年10月上传至科学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1747-1140346.html

上一篇:科研点评(七):科学品五味:酸甜苦辣咸 (上)-酸甜苦
下一篇:绚丽东南亚(二): 常看常新的新加坡
收藏 IP: 173.48.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