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海派石库门文化的气候背景 精选

已有 6729 次阅读 2015-3-21 09:58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消防文化, 石库门建筑

说说海派石库门文化的气候背景

 

上海在中国地位的兴起,离不开太平天国运动。1860年代的太平天国暴乱,驱赶了大批苏杭地带的乡绅到上海租界避难。这些乡绅有一点钱,却没有太多的文化,把家乡的建筑照搬过来,也带来严重的火灾问题。中国历代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他们最大的弱点是不能防止火灾蔓延。可是1870年是暖相气候高峰年,1866年上海就开始针对暖相气候的火灾多发组办消防队,就是应对当时火灾多发的严重局面。在一系列严重的火灾危机之后(历史不载,是因为当时的上海县城实在太小,火灾规模不大,所以不值一提),上海当局要求这些乡绅的建筑可以采用过去的合院建筑,但是必须通过防火墙加以隔离。这些被家乡战火困扰的绅士们,囊中羞涩,不能盖拥有足够防火间距的合院建筑(通过外部防火墙和内部的备弄来隔离),在有限的地皮上共享院墙,只是在院子外面尽可能地用砖砌一圈,看上去阻燃防火,就能够通过验收了,于是给我们留下了海派石库门的地方建筑文化。


图1.典型石库门建筑的防火特征。


肇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这些石库门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天圆地方,以中轴线进行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标准的石库门住宅,通常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宽约4米,深约6米,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这些通过高墙围起来的院落,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风格。靠高墙防火,说起来是徽派建筑的特征,其实是江南水乡建筑的共同的和必要的防火措施。你可以保证自己不着火,但不能保证邻居不失火,所以在1503年,徽州人在当时的徽州地方长官何歆的带领下,到处广树防火墙,现在徽派建筑的女儿墙,都是当年被暖相气候所带来的严重火灾问题逼出来的。何歆是哪里人?是南方惠州人,而惠州的防火墙是从哪里来的?是唐代唐睿宗景云元年至玄宗开元二年710-714年),宋璟转广州都督,仍为五府经略使。据《旧唐书·宋璟传》“广州旧族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于是,“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在另一本《新唐书》中,宋璟的火政还包括两项:“筑堵(防火墙),列邸肆(防火间距)”。于是人们不再担心火灾了,“越俗始知栋宇利而无患灾”。也就是说,南方人掌握高层建筑的防灾经验,了解高层建筑的好处,是从宋璟带来的防火经验开始的。


图2. 典型石库门建筑的防火墙隔离特征。


那么,为什么其他城市没有石库门而仅仅是上海有石库门呢?因为上海的高速发展阶段恰好是暖相气候的高峰时段(1873年的上海气温最高,然后是1934年),暖相气候带来的火灾问题,特征是风助蔓延,容易产生大面积的延烧,而当时的消防队伍刚刚创办,而不能有效对付火灾问题,所以必须仰赖被动阻燃办法。其他城市的建设没有集中高速发展的历史条件,因此不必对阻燃条件加以特别的约束。最典型的城市是汉口(因为盐船聚集的良港而发展出来),自从康熙开埠以来,烧了又烧,就是没办法形成地方建筑文化,因为汉口和上海相比,没有气候的帮助,还缺少一项,就是上海工部局有地方自治的特征,他们可以为解决地方消防问题通过《地方消防条例》,而中国其他地方都必须仰赖北京的故宫发出指令,作出消防办法,显然是远水不解近渴,不能有效解决地方地理条件和气候危机的,于是上海石库门建筑,成为中国消防文化的一部分,是特定历史、地理和气候条件的独特产物。

当你漫步在这些老旧的“贫民窟”建筑当中之时,是否想到过这曾经是上海缺乏消防实力,被动对付地方火灾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呢?气候威力无所不在,文化就是对地方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的一种适应办法。如果你对自己的家乡文化一无所知,还好意思说咱家乡好么?任何一座有消防文化的城市,我都可以说出其中的地理和气候贡献,这是我研究十几所城市消防文化的体会,如果不是因为气候变化,那些古人吃饱撑的要搞这些中看不中用的防火墙吗?中国南方随处可见的防火墙,也是导致中国没有职业化消防队伍的原因之一。文化,也是对地理条件不利的一种补偿机制。公元1186年,马可波罗在杭州所观察到的中国建筑的防火弱点,就是导致石库门建筑的背景原因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876052.html

上一篇:也说电厂大火背后的老问题
下一篇:作好汉的气候条件
收藏 IP: 36.63.159.*| 热度|

19 刘全慧 李健 姚俊强 白龙亮 黄永义 宋泽阳 曹聪 李亚平 武夷山 李轻舟 罗祥存 庄世宇 文克玲 赵凤光 yangb919 xuexiyanjiu icgwang blackrain007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