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一辆合格的消防车? 精选

已有 9229 次阅读 2014-10-25 00:29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消防车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一辆合格的消防车?

 

最近,看到一批对消防车的讨论,如题见附录。我觉得大家对问题的看法比较表面化,我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如果您要认为这是愤青的说法,我也不否认。我的最大的问题是不在国内,不了解国内现状;最大的优势是懂得一点历史,不受流行观点的影响。不管什么中国特色,我总是拿美国或西方的消防制度来比照中国,因此看法与众不同,在此吐糟而已。

中国现在算是制造业大国,大国重器,所以制造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问题在于,中国造不出合格的消防车,所以你看到的大城市消防车都是德国(比如上海的Man系列和乌鲁木齐的奔驰消防车,我都是从新闻上看到的消防车)产,偶尔英国和美国,表面的原因是中国造不出来,深一点的原因是没有市场,更深的原因是中国不需要。这里我想说的是中国古代只有救火,没有消防的地理和气候方面的原因。

什么是消防?现代消防的含义和范围比较广,救火、救人、救灾、减损,算是消防的核心功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消防的救灾功能被军队抢走,救人功能被医院占据,特勤队伍只负责部分的减损内容,所以,中国消防还是和数千年来的救火队一样,专注于救火。

费正清在《中国和美国》一书中谈到,中国到处是水源(水稻种植当然离不开水),所以这种温暖潮湿的气候决定了,中国大部分时间火灾少发,只有气候变化之时才会成大灾。这一点和地处北方的德国有很大区别,德国天寒地干,水源缺乏,因此火灾问题一直困扰社区安全,在这种形势下,德国从1430年开始就持续系统地开发消防工具。中国虽然宋代就有消防工具,从962到1902,除了进口的泵浦技术,中国本土的消防工具改进很少,勉强满足需要而已。也就是说,中国温暖潮湿的气候导致缺乏持久的消防投入。

不但中国的历史火灾具有气候周期性,中国的火灾对策也有气候周期性,而且中国的地方官员都是异地为官,因此很难为地方消防事业做出长远的规划。刚刚熟悉了当地气候,这些官员就需要轮换了,这是古代缺乏制度化消防的重要原因。

不要小看消防车的技术含量。自从Android出来以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其他操作系统起来?因为专利池的垄断。英国的韦瑟(Merryweather)消防车公司,从1690年开办(1688年荷兰国王被邀请担任英格兰国王,带来了先进的泵浦技术),积累了大量的消防经验,形成了专利池的垄断。欧美除法国以外,都是职业化消防制度,从业者和相关产业都是终身孜孜以求地改进技术,因此在欧美的消防世家很多,比如德国的豪施父子,荷兰的德海顿父子,英国的韦瑟父子,法国的杜贝利埃父子。而中国在消防领域的名人徐世昌(警察之父或消防之父)和李书平(民办联合消防之父),有几位中国人听说过?更别说他们的儿子。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消防部队首长的地位,相当于军团长,仅次于国防部长。中国消防的地位,我就不说了,肯定在城管的下面,城管是公务员,消防不是。

为什么造不出合格的消防车?仿造没有市场,创新没有投入。这里的投入不是金钱,而是消防队员的临战反馈,他们是消防车的用户,最有资格提出改进意见。按照中国现行制度下95%以上的淘汰率,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留下来的比例少之又少,能够开发火场战术的技术人员更加稀有,他们总是要当官的,当官还会搞又穷又无聊的技术吗?

说起消防免费的观念,中国在集体为本的观念影响下深信“消防应当免费”,所以2005年吉林孙家华尝试的民办消防努力失败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办消防,表面上投入很多,实际上收费更狠,消防服务质量更差,这是那些贪图几块钱蝇头小利的农民所看不到的。民办消防是阳光下的消防,不能不积极努力,可以弥补设备的不足,也会带来工具的改进。我们看不起民办消防,自然也不会有改进消防服务的持续努力。这也是消防车没有市场的重要因素。让政府办消防,当然是德国的设备最好。

为什么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去购买最先进的消防车?如果中美对消防投入比例差不多,美国的投入主要用于工资和培训,只有很少的一块投入设备。中国的现行制度对培训和报酬压的很低,所以有大笔的资金投入设备。所以,当你看到那些造价数百万美元的消防车,被几名临时工操纵在上海的大街上奔腾之时,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这是制度设计的结果。投入进口设备的钱,就是用压缩人头费换来的。

所以,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合格的消防车?因为气候和文化不需要消防车嘛。古代面对火灾的利器,一是全民动员,二是砍头问责,很少有制度改进(给下一任官员造福?门都没有。),更不用说工具改进。由于中国气候的潮湿特征,所以历史书上消防工具的腐朽问题很普遍(见郭嵩焘的《湘阴县志》),既然工具总是要腐朽的,买一买不就得了,干嘛要改进呢?所以,这是导致中国不愿意进入消防车市场的文化传统和地理气候原因,与钢材、技术和金钱无关。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关注消防车设计了?因为生活方式改变了,以前人们对付不了高层建筑的火灾,所以都是住在合院建筑里,不敢住楼房。现在楼房那么普遍,中国历代消防缺乏灭火战术的短板就显示出来了。设备是西方的,设备背后的战术理念也需要跟上,才能够对付现代都市丛林的挑战,于是有开发消防车的需要。按照某些记录,中国有11万支志愿消防队伍(美国全部只有3万支消防队伍),如果一支队伍一台车,就是很大的市场了。为什么不能开发这片市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消防免费的观念,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消防投入是没有回报的,谁会愿意投入耗资巨大的消防产业,吃饱撑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生命的价格问题和社会的认识问题,这里我就不能引申太多了。

在集体为本的观念影响下,我们只会做一些表面文章,以为设备代表水平,制造社会安全的假象。真正的消防领域的改革来自于对历史文化和社会需要的体察,如果忽视这两点,改革注定会失败。

 

 

 

 

 

 

附录:网上现有的多种观点,比较表面化,看上去都有理,就是没有触及中国消防的核心问题。

 

1.国家不是每样东西都要自己造的,又不是国之重器,人家不卖自己又一定要用的.

2.国外的东西看着虽然贵了点,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开发,算上研发费用的话不一定比进口便宜.再说如果研发的话基本是制定某某研究所研发的,这个研发费用大家都懂得.

3.从部队采购来说,买了国产的万一坏了,肯定有人要出来说三道四的.有人位子就保不住了.买世界一流的东西,首先坏的机率小,其次万一坏了也没有什么可以说得,毕竟已经买了市面上理论上最好的东西了.

4.退一步说,大牌子的特种车辆服务和质量的确不错.你看看上海的救护车都是什么牌子,外地救护车什么牌子就知道了.上海救护车半路抛锚的情况很少的,外地的就不谈了.关键时候这种车辆都是救人的,情愿贵也不能坏阿!

5.不是造不出 是钢材不行 还有焊接的工艺也不行。消防车的底盘要求承受巨大的扭力,钢材、焊材、焊接工艺都达不到要求。另外悬挂、制动、轮毂、轮胎都是非标的,要重新设计,并用专门的设备生产的,这个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6.不是钢材不行,因为这个不是必需品,也买得到,买还能双方盈利,比如军舰、打炮、飞鸡不是都在自己造吗。

7.消防局用用进口的蛮好,至少质量稳定,不要到时候要救火了,一歇歇没水了,一歇歇没电了.回不回扣跟老百姓有P关系.如果真的遇到危险了,消防局的设备可靠就行.

8.基础研发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在天朝短期赚不到钱的谁愿意去搞啊,能花钱买就花钱买啊。看看最算顶尖的军工产业都是花钱买的,其他还能说什么呢。

9.看弄只头像估计喜欢摩托额94年CB就出来了 中国4杠机摩托撒时候才出的问题还一大把 就和黄龙一样 差了都快20年 还是个垃圾货 水车94cb现在一样能开。

10.       这车的确造不出,十年前连水泥搅拌车的底盘都是进口的,你去看看安徽星马、上海华建改装的橄榄车,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用国产的,之前都是用五十铃、日野的车头底盘。

11.       所以,连橄榄车都是最近才用的国产地盘,不要说水泥泵车、消防车等其他特种车辆了。美国这么大个国家怎么电视机造不出来?满大街都是日韩中产的货。

12.       特种车,需要特别研发,但是量小,利润太小,中国车企,研发肯定拼不过man,奔驰之流。整个中国都看重短期利益。。。所有的东西,产品,项目都是。。。

13.       人,也是如此。没人在乎传承,历史,真的是活在当下了。怎么可能造不出,是没有利益驱动去做,有些人认为底盘承重不够,你去看土方车,货车,哪个不超重几倍、10倍甚至20倍的,完全没问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838369.html

上一篇:纪念Bryan教授
下一篇:避免踩踏当然靠消防 --- 关于踩踏的迷思​
收藏 IP: 68.33.169.*| 热度|

16 曹聪 李健 李本先 郑小康 侯沉 霍艾伦 周向进 王天一 王显生 handldk Majorite biofans XuexingLu permafrost neilchau ideal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