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淄博松岭 清醒的少数派

已有 1007 次阅读 2023-11-30 09:38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年十一驱车南下6000公里,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蒲松龄的故乡:淄博。为啥呢?因为淄博烧烤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刀郎的《山歌寥哉》,特别是《罗刹海市》这一首实在是太火、太讽刺了,大家不禁又怀念那个带给刀郎灵感的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和它的作者蒲松龄,碰巧路过淄博蒲家庄,那就来瞻仰一下吧。这里的主角只有一个--蒲松龄,故居的院落是干净整洁的三进院落的平房,相对于聊斋的鼎鼎大名真的是很寒酸,不过据说真实的蒲松龄更寒酸--只有其中最不起眼的三间房。只是,谁会在意他当初的穷困潦倒呢?一部传世聊斋便胜却人间无数!

图片

这么说来蒲松龄和刀郎虽然整整差了300年,但是他们的境遇却惊人相似:

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1640—1715年),朝代变迁、身世浮沉,但是在那个只能凭科举入仕的时代、精英们终其一生都精力花费在味同嚼蜡的八股文上,实属浪费生命,少年成名的蒲松龄却一生屡试不第,只能寄人篱下做个教书先生,40岁写成《聊斋志异》,虽然在民间颇有文名但是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郁郁而终。

再看刀郎,300年后,他用自己凌冽自由、诚意满满、独具特色的创作歌曲和沙哑的嗓音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西海情歌》再到《罗刹海市》都是满世界传唱的经典,但是终是不能获得主流认可,不禁让人唏嘘。

为啥他们的作品能够流行?

是因为音乐和文学都需要无拘无束充满个性的深刻表达!

为啥他们都不被主流所接纳?、

答案有很多,原因有无数,我只想做个假设:

试想,如果中国古代大量的文人不是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八股文上,而是像蒲松龄一样用自己的文字写百姓疾苦和社会不公,像鲁迅先生一样用笔像手术刀一样去剖析社会、剖析人性、揭示真正的病根,我们怎么可能只有寥寥的几本类似《聊斋志异》的传世作品呢?我们应该已经出现了N个自己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啊!如果这些作品能够出现,那我们的民智怎么可能迟迟不能开启呢?!

当然,300年过去,有没有好太多,我们当事人自然不好评价,听听外人的说法吧,前不久埃隆·马斯克说过一段争议很大的话:

中国本有潜力成为超越美国的发达国家,但大部分精英阶层将大量精力花费在人情世故上,而并非公正和公平等问题。

这应该是原因之一吧。

不幸之中的万幸,300年前这里还有一个在昏暗的油灯下聊斋道尽民间疾苦让百姓爱不释手,300年后我们还有一个刀郎敢把它谱成山歌针砭时弊让大众曲不离口!

致敬蒲松龄和刀郎,身处漩涡之中还能坚持做清醒的少数派,这世界因你们而精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411809.html

上一篇:张海霞︱惠州东坡 人生没有终点
下一篇: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逝世!
收藏 IP: 111.198.224.*| 热度|

4 卜令泽 王庆浩 胡想顺 孙志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