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仅靠博物馆资料,他竟准确找到千年古墓,作下文物盗窃大案

已有 4262 次阅读 2019-12-13 21:4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一座保密性极强的秦公六号大墓被发现了一处盗洞后,掀出了近10年来最传奇的文物盗窃大案。

  案件主犯没有内幕消息、没有用高科技雷达,只是靠着博物馆的资料就算出了古墓的准确位置,并用脚步测算绘制图纸。尽管他是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但他对秦公大墓的了解程度甚至能与专业人士相媲美。

  万幸的是,他们在盗墓的过程中被人发现,才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失。这起案件告破后也引起了我们对文物保护的新思考。

  

  2011年6月4日上午9时左右,陕西省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文保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管护区巡查。当他们在一片茂密的麦田中巡查时,发现地上有木条、卫生纸、电线等零碎物品。

  再仔细一看,文保人员发现有一处深不见底的盗洞,并在附近发现了两米多深的钢钎探孔。这个发现令文保人员大吃一惊,立即打电话报警。因为该盗洞正位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公六号陵园内。

  

  深不见底的盗洞

  秦公陵园位于陕西省凤翔县的雍城遗址旁,是1976年村民取土时挖到夯土层所发现的。后来经文物部门反复勘探了近十年,才最终确认其规模和分布范围。这个陵园一共有13座大小不等的分陵园,约49座墓葬。

  这当中最大的一座是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其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在整个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墓竟然有了247个盗洞,最早的能追溯到汉代,一直到唐宋和明清时期。尽管里面的大件青铜器遭到了严重的盗窃,出土珍贵文物仍达到3500多件。由此可见,秦公陵园里埋藏的宝物价值不可估量。

  不过我国文物保护奉行的原则是,文物埋在地下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所以,秦公6号陵园尚未进行考古挖掘。谁也没想到,它居然被盗墓贼找到了位置。

  

  秦公一号大墓

  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经勘察发现这个盗洞直径约为0.4米、深达19.6米。它的内壁十分光滑,说明盗墓贼并不是用传统的铁锹挖掘的,而是用炸药爆破挤压泥土形成的,之前在洞口附近发现的电线可能就是雷管引线。

  在盗洞周围,则堆有大量黄土及白膏泥,以及地面上残留的长短不一的木条。同时警方还注意盗窃现场都被打扫得十分干净,看来盗墓贼大概率是老手,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

  为了确定是否有文物被盗掘,勘察人员在安全绳的保护下冒险进入盗洞,发现盗洞直抵主墓室顶部的椁木那里的椁木已经遭切割了,但还好没有被穿透,墓内的文物才得以保全。

  可就算没有文物失窃,这起案件也登上了多家媒体的头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案发后,上级迅速组建了30多名警员组成的专案组,下令必须破案。毕竟这座古墓的位置已经暴露了,倘若一天不破案,古墓就有再次被盗的可能。

  

  现场盗洞的底部

  专案组通过对炸药残留物的分析,发现是自行配制的炸药。可据调查,当地的盗墓贼一般不会这种操作,很可能是外地人配制的。可要来这里作案,又得十分熟悉地形才行,因为需要事先踩点、探测等。因而,警方认为这起案件是少数熟悉情况的本地人和有专业犯罪手段的外地案犯共同实施的犯罪。

  很快,专案组从现场遗留的卫生纸团和烟蒂中提取到了两个DNA。可将它们放在数据库比对时,并没能直接找出犯罪嫌疑人。

  眼看就没有更多的线索了,专案组决定以现场为中心,对全县近十年来涉嫌盗墓的前科人员、服刑人员、在逃人员,倒卖文物人员、古玩商店从业人员、考古队工作及聘用过人员等“七类”高危人员进行逐一摸查。在这样地毯式的反复摸排中,还顺便破了几个盗窃文物的小案。

  到了2011年9月中旬,这起案情获得重大突破,专案组初步锁定河南三门峡籍的6名人员有作案可能。次月,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最终抓获了犯罪团伙中的三人,并供出了其余的嫌疑人。

  

  这起盗墓大案的主犯名叫姜涛,是陕西宝鸡渭滨区无业人员。他总觉得干正经活来钱太慢,便想起了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2010年春节期间,他打听到了秦公六号大墓埋藏着许多价值连城的宝物,就决定大干一场。不过要想盗墓的话,第一步是找到大墓在墓区实际所在的位置。一番思索后,他想到了当地的一家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

  秦公一号大墓是目前我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当地村民自发筹集资金近百万元,建起了我国首家农民创建的文物保护博物馆。然而事与愿违,博物馆建成后游客屈指可数,门票收入很少,反倒是引起了姜涛的注意。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

  在姜涛看来,秦公六号大墓与一号大墓的形制规格应该大致是相同的。通过对一号大墓主墓室进行实地勘查,就能推算出六号大墓的寝室平面图构造。

  于是,他先是在博物馆主展厅的沙盘模型前,偷偷用手机拍下秦陵分布图。然后他多次进入墓坑,用脚步对墓室的长宽数据进行测量,从而确定了主墓室内存放棺椁的位置。

  此外,他对椁室内“前朝后寝”的设置及展示的陪葬文物都看得十分仔细,并且记在脑海里。一回到家中,他便会根据手机拍摄到的图片,结合书本、网络上的相关数据资料,用铅笔和三角板进行绘图,将资料存放在电脑里。

  事后警方调查确认,姜某在野外脚步丈量百米误差在50厘米内,墓室中央的定位几乎没有偏差。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他对秦公大墓的了解程度甚至胜过了考古专家。

  

  秦公六号陵园中兆沟外侧的一个车马坑

  在确定了墓室的大概位置后,姜涛认识了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人张有廷和浙江人叶再孝。三人一拍即合,达成了盗墓合作计划:姜涛提供技术支持,叶再孝提供资金,张有廷负责组织人员。

  2011年3月,他们一行人再次来到宝鸡,姜涛提供了秦公一号大墓结构平面图复印件。接下来,他们连续三个晚上都前往现场进行作案。姜涛指挥大家探眼定位,盗墓贼用洛阳铲打洞至约地下8 米处,实施挤压式爆破。

  可恰逢南风天,由于炸药受潮而未能成功引爆。所以,盗墓贼们离开现场,回到河南。同年5月,他们再次来到作案现场,用洛阳铲打洞到了19.6米,发现了白膏泥。

  

  洛阳铲

  白膏泥学名叫做微晶高岭土,是一种纯净的黏土。它非常细腻,粘性大,较湿润,渗水性小,分子紧密。古代部分墓葬会加入白膏泥,是因为它能防止水渗到墓室中去,以此来保证墓室内的干燥,从而防止墓室内尸体和随葬用品腐烂变质等等。

  他们为此欣喜若狂,因为这代表地下埋着古墓。于是,他们决定实施爆破,管炸药,离地面两米时放置雷管,雷管一头连接炸药,一头拖到地面,然后用土填埋探洞。填好之后,再用电池激活雷管进行爆破。由于爆炸引发的有毒气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散,盗墓贼们离开现场,回到河南。

  5月28日,他们再次来到作案现场,并携带了大号的洛阳铲,不断向下挖掘,挖掘到2米多深,连通了炸洞。在接下来的三天夜晚里,他们几人相继下洞,试图用锯条锯开黄肠题凑,进入墓室。

  

  所谓的黄肠题凑是我国最早、等级最高的葬具实物,其中“黄肠”强调的是材料和颜色,也就是黄心的柏木。“题凑”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合起来解释,“黄肠题凑”是用黄心柏木,按向心方式堆叠而成的厚木墙。

  它是先秦墓葬史上较为流行的帝王级墓葬形制,多用方形柏木等坚实木材构筑成棺椁,其内多藏珍贵器物随葬,供死后墓主人享用。但这也成为后人偷盗金银等器物寻财的重要目标,一旦黄肠题凑被破坏,盗墓贼面对的就是价值连城的随葬品。

  由于盗洞较深,洞底氧气稀薄,而盗墓贼们使用的是油锯,一烧柴油就要耗氧,导致氧气更加稀薄,进展极为缓慢。在勉强破坏一根黄肠题凑之后,盗洞上放风的同伙突然发现有人靠近这块麦田,盗墓贼担心事情败露,便四处逃窜了。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从开始打盗洞至逃离,他们已经花掉了近10万元,且已经和文物贩子建立联系。不过等待他们的是严厉的法律制裁。

  

  盗墓贼被抓获

  案件现场勘察结束时,秦公六号大墓上盗洞已经由文物部门填埋。除墓室外黄肠题凑一块木头遭破坏外,未有其他损失。事后,国家文物局也开始对秦公墓区立项进行技术防范工程,日后将发挥巨大的安保作用。

  然而,大多数古墓可没有那么幸运。它们被盗挖后,遭遇毁灭性的破坏,其中文物更是被洗劫一空。对此文物专家表示,目前国内走私、收藏和投资文物的热潮,刺激了盗掘古墓、贩卖文物案件的高发。此类犯罪多是高科技、流窜作案,文物倒手的速度又非常快,追赃也面临困难。

  因此,在公安机关坚决打击盗卖文物的同时,也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提高文物保护的意识。比如在发现有关线索后能够迅速向公安机关反馈以有效地遏制盗墓犯罪。这样才能阻止盗墓者盗取宝物,拯救祖先遗留下来的灿烂文明。

  李蒙.秦公大墓的劫难[J].人民公安,2012(04):52-55.张文立. 非国有博物馆体制回转现象剖析——以陕西省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为例[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粹.: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3:302-306.杨晓静.秦公王陵分区研究概述[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09):104-105王健.秦公六号陵园遭盗扰案侦破纪实[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1(11):28-29.净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6991-1209948.html

上一篇:你可能知道打哈欠会传染,但为什么你的狗也能被你跨物种传染?
下一篇:这种四不像的古生物该划归哪一类,科学家吵了60年都没有结果
收藏 IP: 121.32.77.*| 热度|

10 杨正瓴 范振英 张学文 段含明 刘钢 晏成和 孙颉 刘炜 马红孺 苗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