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存在观测时空的表象世界,感官编码的知觉构成人的视界。
哲学理解和解释世界,科学观察和测量表象的世界,宗教是体验和意志的世界,艺术通过想象描述世界,技术通过操作改变世界等;但是,人终究生存在自己感官的表象世界,而且,人的知识和人的品格,均局限于教育和经历构建的思维和意识软件。
科学认知关系的集合,描述表象的世界,数学的直线、立体等公设,物理学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等测量,感觉的阈值、对象和本底等,决定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如,相对论的时间和尺度等,就是人的观察和测量概念,不是客体自在的现象。
也就因此,结构论是采用关系的稳定、构成与变化和组织等为公设而建立的体系*。生物系统的理论依据是机器,不再是质量、时空和物体等概念,而是组织和信息、调控的系统等,生物体的物质不断更换和能量消耗,延续的是结构和图式等拓扑关系。
不同历史时代,心灵印迹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典型可见于不同时代移民海外的华人,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受出国之前的文化和居住国家的文化双重塑造。
观察渗透理念,认知依赖观测,近现代科学,建立在哲学思维的基础上。
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都是哲学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采用数学的测量和技术的操作,宗教采用文学的描述和艺术的想象。科学的认知和实践,作为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形态,而又受到了宗教的观念和体制的制约。
因而,人本质是生存在自己时空里的“扁平人”,对于高维度时空和超越感官的世界存在几乎无法弥补的缺陷,认知和实践知识提供人在宇宙里生存的操作导航。
注*:1986年顿悟到结构的关系集合是比物体、时空等更根本的概念。
-(21世纪,环太平洋文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