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城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人类如何适应火星生活

博文

大航天时代的挑战

已有 387 次阅读 2025-5-17 21:58 |个人分类: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 外太空极端环境

宇宙中,有生命的是宜居星球,人类出非洲以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没有生命的星球上生存 - 设计智能机器人和人工合成生命,实现荒凉星球上的生机。

医学 - 仁心仁术,属于文理工复杂系统,在研究上必须是科学,在临床上必须人文关怀,并且,涉及到工程 - 在诊疗上技术操作,在药物和器械上制造工业,还有环境卫生、疗养和预防的生态工程,等。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终极目标:

1-揭示生命的系统涌现机理,2-实现人造生物在地外星球的生存,3-建造智能机器人,从而,带来人类社会转型升级到跨星际文明。

London02.jpg-作者(Bj.Zeng)简介,姓名:曾杰,字:邦哲,笔名:余珞.红野。

探索 - 医学的科学与人文,及产业化模式,核心贡献 - 结构论和4轴心时代与4世界理论。

I - 1)1991-1992年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学,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2)2007-2012年把计算机与互联网列为第3次工业革命,并论述生物工业与工程医学和第4次工业革命 - 2024年称之为第3次机器革命。

II - 1)1992-1995年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及其图论-网络拓扑学方法,1992年获湘潭市医学科技先进工作者奖;2)2010-2011年发表细胞发生动力学,2023年合成神经遗传学。

III – 1)1991-1997年细胞仿生工程与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及其基因片段组织合成与细胞系连续突变筛选方法;2)2008-2012年神经元计算机与有机(organic)机器人 - 序列标志片段显示(STFD)分析和细胞纳米机器设计原则。

1985年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先后在湖南的农学与医学院校任教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分子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研究。

1997-2006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舍巴医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德国联邦农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科学家(scientist)、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和PI-课题经费主持人(grant-holder)。

2007年教育部举办的“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并在2008年创办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

08-synsys9108.jpg

*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转换到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BSSE)偶合模式:

1-生物系统的结构理论和实验、计算方法整合,2-工程方法与人工生物系统设计 - Bj.Zeng担任大会秘书长的阐述,1996年在北京组织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1999年在汉诺威筹备国际协会与会议,及期刊与出版物,2000-2003年国际形成概念共识。

……2025年5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1486101.html

上一篇:人工生命时代
收藏 IP: 120.235.234.*| 热度|

3 王涛 汪运山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9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