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工业与工程医学的发展模式
人类社会的文化与体制发展,从理性宗教到道家与儒家,从工程到科学和设计艺术的发展,建立了金融与法治机制,带来了4科学革命与4次工业革命和制造与传媒产业,在本世纪,走向了地外星球的探索与开拓。
自从19世纪以来,从卡文迪许实验室和费米实验室到贝尔实验室的建立,形成了小科学和大科学与工业化科学,发展到未来的公司模式 - 数据库与网络媒体和资本运作与决策管理-软件与艺术设计-仪器与制造技术等。
何谓创新驱动发展?具体到大学和各类机构与企业的研究,国内与欧美,区别在哪里?就是不仅基金会,而且,投资商都有强烈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意识与价值观。以相同的项目进行比较,就能比较清楚看出钱学森之问的实际答案了。
一家企业的成功,往往是以建立一个百年乃至数百年的产业为目标,才会有开拓创新的公司类型;然而,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环境,却是不大可能做这类型的企业运作模式。有关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那个思想的起点是在1992年,开始运作是2009年。
一个学术课题,在不同阶段可以是不同科学家做的工作。企业,不同在哪里呢?尤其是高技术公司,往往是持续投入十年左右才能把产品开发出来,有时一个项目乃至需要二十多年,或以产业链并购模式发展,举例,
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从1998年立项到2015年FDA审批产业化,就是27年,可能必须走国际化公司的路径。1994年Bj.Zeng发表原创original的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1996年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Avigenics公司董事长、投资商总裁三人团队来电来函,要求来北京洽谈这个项目,而Bj.Zeng已经联系去以色列留学,也就直接回答了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方案,1998年avigenics公司立项,一直持续投入经费到2015年实现产业化。
Bj.Zeng作为大会秘书长,在组织1996年北京国际会议和论文集与讲演,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内容和倡导生物系统理论和生物信息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和系统生物工程的研究体系。
之后,国内大学的实验室,也开展了这个课题研究,包括,863计划投入经费,却仍然未能实现产业化。办公司,则是需要经受和承担各类风险,必须是专项经费的持续投入,而且,尤其需要的是团队精神。
附 - 生物与机器 - 生物学的阴阳图与遗传学-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偶合模式,2000年-2003年国际上这个领域研究的科学家,基本上在2016年已经是欧美院士了,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和药物筛选等。
---(2021年7月网络日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