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博士后阶段的方向选择"的博文,今天再次捡起这个话题,只能是“再议”了。
四年前我还没有博士毕业,今天我已经博后三年了。我想再议同样一个话题,对自己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得失归纳,对别人或许也会有不少帮助。当然也不排除多年之后我再议这个话题,敬请关注啊。
稍微回顾一下些许背景,在四年前写第一篇相关博文时,自己的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流感病毒序列分析:发展了一些分析工具,对更好理解流感进化有些许帮助。通过这些工作,自己明确对进化的兴趣,但当时其实并没有开展多少纯进化方面的工作,还主要是是停留在兴趣层面。因此自己博后阶段一开始其实是凭一己之力要了一个基因组进化方面的课题做(当时还有流感方向的课题可以选择)。同时不得不提,在出来做博后之前,自己对人类疾病方面的相关分析(SNP,GWAS,Epigenetics等)也产生了兴趣,因此在后来有机会开展这方面工作时,自己也是欣然接受(自己随之转了实验室)。
说了这么多,对当初的认识有什么帮助呢?言简意赅点,直入主题点,我还是觉得换换方向非常必要,而且我觉得这样对自己以后的科研事业帮助非常大。技术层面上说,帮助是显而易见,那就是技术手段的扩展,不同方向,用到的方法很大可能不同,因此自己会掌握更多的数据分析的技术方法。思维方面其实帮助也很大,如果你禁锢在一个领域,有些问题你或许根本想不到,有些思路你就很难触及。延伸来说,如果你在另外一个自己以前不熟悉的领域触发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并得到很好解决,那你应该就会更主动去借鉴更多其他领域的解决方式或思考角度。拿自己来说,以前感觉对流感的认识已经够深入了,但在做完基因组进化的课题后自己对流感进化的很多认识有加深,另外更重要是自己产生了很多与流感相关的课题思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对课题作主时自己就可以很好开展相关研究了。而对于疾病方面的很多以前的想法,自己通过现有课题的开展也有了答案,当然新的想法也随之出现。
当然,换方向当然会有挑战跟风险。虽然通过转换方向,我们对很多领域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明显的风险就是不能很深入,不能深入就容易转瞬即逝,很容易浪费青春。转换方向可以锻炼自己从头开展工作的能力 ,但我想也不宜涉及太广,要有所取舍。我现在其实已经基本尝试了我想尝试的东西,剩下的是好好提炼一下,有所取舍的去选择未来的方向,并深入下去。
怎样取舍呢?兴趣为指导!回顾自己一路历程,很多重要的选择都是兴趣指引。而且有兴趣,你才有动力,才有克服困难的足够勇气。兴趣之动力 ,它会超出你的想象,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好奇。人不能固守成规,方向的选择会变,但正是因为兴趣,大方向不会变,小方向会适时调整,实现的方法与方式会不同。重要是保持嗅觉,让自己在兴趣指引下走地更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