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口大国,生殖健康事关国计民生。目前,我国育龄妇女因避孕失败或未避孕意外妊娠所导致的人工流产数占全球年人工流产数的近50%;10~15%的育龄夫妇遭受不孕不育之痛;复发流产和多种妊娠并发症危害30~40%育龄女性及其后代的健康;我国出生缺陷率依然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约90万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全面二胎生育政策实施后,对高龄妇女妊娠期并发症预防管理、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出生缺陷预防等提出了新挑战。 此次论坛聚焦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发掘和推广发育生殖研究科学家们的最新成果,本论坛与会者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遗传病病因分析、PGS/PGD、产前诊断、遗传干预、"三亲"试管婴儿伦理问题、线粒体功能与生育、临床遗传学等热点的关注,争取达到提升生殖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控科技水平,为保障妇女健康生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技支撑和交流平台。本论坛设置了育龄人口出生人口队列研究和健康发育、出生遗传缺陷阻断前沿技术突破、人群和临床队列研究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转化等几个分议题。瞄准发育与生殖研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与会专家和科学家们能加强合作相互支持,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项目、不同研究小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强强联合,形成合力参与国际竞争,共同推动我国生殖与发育的基础研究又好又快发展。 |
|
![t](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a.jpg) | 主要议题 |
| 生殖队列数据研究 | 辅助生殖-技术手段 | 出生人口队列开展重大出生缺陷风险研究进展 | 冷冻卵子复苏技术 | 辅助生殖人口及子代队列研究进展 | 辅助生殖技术孕育后代与癌症风险 | 生殖遗传资源和生殖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进展 | 胚胎编辑、3P试管婴儿与胚胎冷冻的伦理问题 | 线粒体功能与人类配子的分子机制 | 第三代试管婴儿PGD和PGS技术 | 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卵母细胞基因损伤与维护机制 | 生殖细胞基因改造研究 | 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研究、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模型的建立进展 |
| 产前诊治技术与进展 | 基础研究与转化 | 出生缺陷无创产前筛查诊断新技术新产品 | 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干细胞命运调控 | MALBAC单细胞测序技术 | 干细胞向生殖细胞转化 | "人造精子"与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胚胎编辑与纠正编辑生殖细胞 | 反复种植失败的免疫学研究 | 成体干细胞免疫诱导耐受与辅助生殖 | 母血胎儿细胞和游离核酸快速识别分离、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 | 环境内分泌学与生殖生长发育 | 遗传病病因分析与临床遗传学、遗传干预 | 生殖细胞形成中的非编码RNA调控 |
|
|
|
![p](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p.jpg) | 拟邀嘉宾 |
| 姓名 | 单位 | 姓名 | 单位 | 边旭明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孙青原 |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曹兰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孙莹璞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陈小章 | 香港中文大学 | 田 英 | 上海交通大学 | 杜惠兰 |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王 燕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封志纯 | 北京军区总医院 | 王 和 | 四川大学 | 黄军就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王 磊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 匡延平 |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 王晓红 | 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 李宏军 | 北京协和医院 | 吴 际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李劲松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郗乔然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凌 斌 | 中日友好医院 | 熊承良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郎景和 | 北京协和医院 | 杨冬梓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马 丁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周灿权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乔 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朱桂金 | 武汉同济医院 |
| |
|
![t](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o.jpg) | 精彩摘要抢先看! |
| ![](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ljs.png) | 李劲松 研究员 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 演讲题目: "人造精子"的建立与应用 演讲摘要:哺乳动物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2012年,我们建立了只携带精子来源遗传物质的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并证明这一细胞能代替精子在注入卵母细胞后能支持胚胎发育产生健康的半克隆小鼠,即半克隆技术(1)。然而,单倍体细胞的"受精"能力随着细胞的传代逐渐丢失,特别是经过基因编辑后,这些细胞再注入卵子中很难获得健康半克隆小鼠。最近,我们通过将调控雄性印记基因H19和Gtl2表达的H19-DMR和IG-DMR敲除后获得了能稳定产生半克隆小鼠的"类精子细胞样"的单倍体细胞,并证明它们能稳定高效支持获得遗传修饰的半克隆小鼠。重要的是,这些细胞携带CRISPR-Cas9文库,能够一步产生大量的携带不同突变基因的小鼠,从而为开展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持(2)。进一步,我们证明卵子来源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在去除H19-DMR和IG-DMR后,同样具备了"类精子细胞样"的能力,能够在注入卵子中高效稳定地产生半克隆小鼠(3),从而在哺乳动物中实现了高效的孤雌发育。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来着食蟹猴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4)。这些研究为单倍体细胞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wj.png) | 吴际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Bio-X 研究院 演讲题目:雌性生殖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演讲摘要:上世纪20年代,国际国内经典教科书均指出:女性和绝大多数雌性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产生仅发生在胎儿期,出生后卵母细胞数目不再增加,只会不断减少。成年哺乳动物卵巢内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生殖干细胞的发现, 改变八十多年生殖与发育的经典理论,改写教科书。为动物生物技术和人类提供卵母细胞新来源,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不育症与卵巢其它疾病,出生缺陷防治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与总结至目前为止雌性生殖干细胞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包括分离纯化和特征化出生后小鼠,大鼠,猪和人雌性生殖干细胞; 已研究雌性生殖干细胞体内外分化及其机制; 已研究雌性生殖干细胞在动物生物技术, 生殖医学与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等)未来研究与应用前景。具体分三部分即雌性生殖干细胞研究历史, 现状与前景。 |
| |
|
![t](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o.jpg) | 注册收费 |
| 会 议 注 册 | 注册类型 | 2016年06月24日前到款 | 2016年06月24日后到款 | 注册费包含 | 标准票 | 学生票 | 标准票 | 学生票 | 费用 | 1400RMB/人 | 900RMB/人 | 1700RMB/人 | 1200RMB/人 | 会议资料、午餐、茶歇 |
注:注册费优惠期限以到款时间为准 2. 如果您需要我们代为安排住宿,请一并告知,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016生殖医学发展前沿论坛 | ![t](http://www.bioon.com.cn/custom/2016repro-med/20160525/images/a.jpg) | 联系方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