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体内CAR细胞疗法:从实验室到临床 -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2025年11月21
体内CAR细胞疗法:新一代免疫治疗的革新之路
基因递送载体:体内CAR治疗的引擎
实现体内CAR治疗的核心在于基因递送载体的选择与优化。载体系统主要分为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两大类,它们在递送效率、靶向特异性及安全性方面各具特色。
病毒载体中,慢病毒载体(LVs)和腺相关病毒(AAVs)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平台。LVs能够高效转导分裂与非分裂细胞,并实现CAR基因的长期稳定表达。其关键技术在于对病毒包膜蛋白进行假型化改造,例如,通过突变水泡性口炎病毒G糖蛋白(VSV-G)的关键残基(如K47、R354)以消除其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天然结合能力,同时保留其膜融合功能。尼帕病毒(NiV)和麻疹病毒(MV)的包膜蛋白也常被用于假型化,它们的功能分离的糖蛋白(如NiV的G蛋白负责附着,F蛋白负责融合)为工程化改造提供了便利。通过引入靶向T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元件(如靶向CD3、CD4、CD8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设计的锚蛋白重复蛋白DARPin或重链抗体的可变区VHH),这些改造后的LVs能够实现体内T细胞的精准重编程。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5-11/20251120221340884.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21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