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科学知识的本质:它是一种渐近的、动态的、而非绝对的真理体系。

已有 237 次阅读 2025-9-19 06:37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者如何协同作用:科学的引擎 这三个特性共同构成了科学这台“认知引擎”的运行方式:

动态性(通过可证伪性)提供了动力:它不断提出挑战,推动知识前进。 渐近性设定了方向:前进的方向是更高的精确度、更广的解释范围。

非绝对性定义了姿态:以一种开放、谦逊的态度前行,永不自满。 一个强有力的比喻:绘制地图

科学不是在拍摄一张世界完美无缺的照片。 科学像是在绘制一幅地图。

最初的地图(如古代)非常粗糙,只有大致轮廓(动态的初期)。 随着探险家们(科学家)带来新的信息,地图被不断修订:海岸线更精确了,山脉的高度被标出,新的岛屿被发现(渐近的过程)。

我们永远不敢说手中的地图是“绝对完美”的,总可能有细节需要修正(非绝对的)。 但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地图比500年前的有用得多、可靠得多。这就是科学知识的价值:它虽非绝对真理,但它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可靠、最有用、最经得起考验的行动指南。

结论:

接受科学知识的“渐近、动态、非绝对”的本质,就是告别对“绝对权威”的渴望,转而拥抱一种基于证据、批判性思维和持续探索的、更成熟、更强大的世界观。它不是让我们怀疑科学,而是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为何能如此成功。

https://chat.deepseek.com/a/chat/s/9d9846e4-1520-4001-8e70-612182d36aa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502588.html

上一篇:现代科学提供了一个精确、可预测、可验证的图景
下一篇:科学的引擎
收藏 IP: 223.72.64.*| 热度|

2 宁利中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9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