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病毒性肝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再思考(一)

已有 3417 次阅读 2010-12-21 23:33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杂谈, 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 辨证模型, 诊疗规范

    众所周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1]。通俗地讲,这一模式的具体实现就是在西医诊断的前提下,采用中医分型辨证。然而,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1)分型辨证能否全面反映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优势?(2)分型辨证是否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理论困惑?(3)能否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疾病类型探讨新的辨证论治模式?这里,我们结合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证候模型:“阶段论”与“随机论”

曾任科学哲学协会会长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Ronald Giere在《不谈规律之科学》(Science without Laws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9指出:科学知识的核心要素是模型,而不是规律。因此,模型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发现的;需要回答的经验性问题,不是理论是否为真(是否正确),而是模型对于特定的样例cases)是否适用?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科学哲学的语义学派”,尤其在技术领域非常适用

    在祖国医学里,自古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辨证思路。一是纵向的,如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等;一是横向的,如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等[2-4]。对于外感疾病,它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特色是在强调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征的同时,更加注重疾病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阶段论”;对于内伤杂病,它往往在强调例如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征的同时,更加关注疾病的寒热、虚实、气血津液的消长变化,在临床上应用辨证论治的灵活性,证随机变更加符合个体化治疗,我们可以称之为“随机论”。因此,在中医临床中一直有“外感宗六经(辨证,含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杂病宗脏腑(辨证)”的说法。

    毫无疑问,病毒性肝炎属于外感病的范畴,但目前采用的是分型辨证模式,基本上属于脏腑辨证体系。例如慢性肝炎,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5月在宜昌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修订稿)》(在1991年天津会议基础上修订)[5],将其分为5型,即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又如肝硬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修定的“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67],将其分为6型,即肝气郁结、水湿内阻、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

菽麦不辨:笼统的外感病传变模式

    从技术层面讲,诊疗方案包括辨证模型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规范,而技术规范的进步都是经由个体化技艺向标准化技术发展的历程,“诊疗指南”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和修订即代表了这一趋势,也确实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那么,为什么病毒性肝炎以及所有外感病的诊疗标准均采用分型辨证模式?这与当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初级的中西医结合价值取向(即“重实用、轻理论”的传统思维特征)有关,也与外感病传变模型的自身缺陷密切相关。我们大致搜罗了祖国医学中关于外感病的传变学说(或假说),再从现实需求剖析其内在不足。

2.1  外感病传变模式

2.1.1  “腠理→血脉→胃肠→骨髓”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闲,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2.1.2  “腠理→络脉→经脉→腑脏”  《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2.1.3  “腠理→(阳明、太阳、少阳)→腑脏”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中阳则溜入经,中阴则溜入腑。”

2.1.4  “皮毛→肌肤→经脉→六腑→五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于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2.1.5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2.1.6  “九传”  《瘟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夫疫之传有九,……盖瘟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於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巳发之後,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於里者,有里胜於表者,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识此九传,其去病一也。”

2.1.7  “卫→气→营→血”  《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2.1.8  “上焦→中焦→下焦”  《温病条辨·中焦篇》:“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2.2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缺陷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是最为有效的外感病辨证模型,但它们不能适应当代传染病的临床医疗,而不得不让位于“分型辨证”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在“六经辨证”中,除关于“六经”概念的繁杂纷争,莫衷一是,难以构成确切的操作规程外,关于六经传变的观点也纷沓杂至[89]。后世医家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称之为“循经传”,把不以此序的传经称之为“越经传”(“越经传”中的表里两经相传者为“表里传”),以此来解释临床上碰到的复杂多变的演变特点。有人搜集了《伤寒论》的所有条文,归纳其传经规律为:①太阳之邪可传诸经;②阳明之邪不再传经;③少阳之邪可传阳明、太阴;④太阴之邪可传少阴;⑤少阴之邪可传厥阴;⑥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见图1)。关于“伤寒日传一经”之说,有人指出《伤寒论》自身的修正:“伤寒一日有传经者”,“伤寒二三日也有不传经者”。有人探讨了《伤寒论》中的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坏证、复证、经证、腑证内涵和意义,最终认定“要判断是否传经,欲传何经,要点在‘观其脉证’,有该经证,即知邪已传该经。”为什么要出现这么多的附加条件?为什么最后不得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就是因为“六经传变”仍然不能揭示外感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能用这一规律来辨别外感病的阶段性变化。

    “卫气营血辨证”也是这样,尽管有“顺传”、“逆传”、“合病”、“并病”等对常规的修饰,但仍然难以用一种简单的“卫气营血传变”来解释种类繁多、表现各异的外感病临床过程。

    一般说来,诊断模型应用的实效性与所揭示普遍性成正比,模型的常规应用越普遍,实效性(或可操作性)越强;模型应用的变数越大,实效性越差。从模型设计看,设计越严密(参数越多,操作规程越严格)、精细,可操作性越强,越容易规范化;设计得越粗糙,越简单,变异性越大,可操作性越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395963.html

上一篇:佛山的年会
下一篇:岳母访谈:我的家世(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